衍義云:《禮記□王制》云。載之詳。
  鈔《周禮》云:春蒐,蒐,擇取不孕者。夏苗,取不秀實者。秋獮獮者,殺之多。冬狩。狩者,言守取而無所擇也。
  衍義云:禽荒無度,若夏太康之畋洛表,而五子咸怨。
  鈔:禽荒者,《尚書□五子之歌篇》云:太康尸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咸貳,乃盤遊無度,畎于有洛之表,十旬弟反。五子咸怨,五子乃太康之昆第五人也。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二曰: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于比,未或不亡。今取此以為證解,若不遵法度,馳騁逐境,禽荒無節,暴物傷農,登崖踰險,旬月不反,心神亂發,非狂而何,此田獵之失也。
  衍義云:齊哀公之好田獵,而詩人所刺。
  鈔《毛詩》卷第五:還刺荒也。哀公好田獵,從禽獸而無厭,國人化之,遂成風俗。習於田獵謂之賢,閑於馳逐謂之好焉。
  難得之貨,今人行妨。
  衍義云:明月之寶。
  鈔:《通鑑》顯王十四年,齊魏會田于郊,魏惠王問齊威王曰:齊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惠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有盻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趙之人從而徙者七十餘家。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慙色。
  衍義云:夜光之珠。
  鈔:楚王有一夜光之珠。問曰:何處得此珠。答曰:楚臣隋侯出行,見牧牛小兒打一蛇,破傷血流,命將欲死。隋侯憐之救取,向水中洗以藥封之得活。入水而去,却是海龍王之子。後銜七寸珠來報。隋侯侯進與楚王,王夜安殿上見光明,號夜光珠。
  衍義云:孟子曰: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鈔《孟子□盡心章句下》。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尹氏曰:寶得其寶者安,寶失其寶者危。
  衍義云:故西旅獻英,召公作書,以戒周武。
  鈔《尚書□旅獒篇》云:西旅獻獒,西戎遠國貢大犬,高四尺,曰獒,以大為異。太保作《旅獒》。召公名奭,作太保,以戒武王。用訓于王。曰:嗚呼,明王慎德,四夷咸賓,無有遠邇,畢獻方物。不作無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言明王之道,以德義為益,器用為賤,所以治化生民也。犬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獸,不育于國。皆非所益,但有損害。不寶遠物,則遠人格。言不侵奪民利,則四方之人自至也。所寶惟賢,則邇人安。言任賢賤物,無有遠近,皆得安寧。故曰: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也。
  衍義云:林邑獻五色鸚鵡,魏徵上疏以諫太宗。
  鈔:貞觀中,林邑國貢白鸚鵡,性辯慧,尤善應答,屢有苦寒之言。太宗慜之,付其使令還於林藪也。宰相魏徵,鉅鹿人也。時上疏諫之。
  衍義云:昔齊人有欲金者。
  鈔《列子說符第八篇》之辭。義中載之,已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衍義云:不為目者,去六情而目不妄視。
  鈔《莊子□庚桑楚》云: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疏:榮貴富贍高顯聲名利祿六者,亂情志之具也。
  衍義云:言五塵之害性,當忘物以全真。
  鈔《玉皇本行經》云:六塵偏染,三業榮纏。六塵者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塵也。此諸罪輩久墮劫難以來,放縱其塵迷之性,無所明見,遂為六塵之所偏染。
  道德真經衍義手鈔卷之三竟
  道德真經衍義手鈔卷之四
  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
  寵辱章第十三
  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衍義云:子列子窮有飢色。義中載之已詳。楚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鈔:令尹,官名,楚上卿執政者。子文,姓鬪,名穀於菟,其為人也,喜怒不形,物我無間。然其三仕三已,皆出於天理,而無人欲之私也
  衍義云:柳下惠為士師,三黜,而不去。鈔《論語□微子第十八》:柳下惠魯僖公時人:姓展名獲,字季禽,居柳下而施德惠。一云惠,謚也。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士師,獄官。黜三出不去,而辭氣雍容,如此可謂知矣。然其不能枉道之意,則有確乎。其不可投者,是則所謂必以其道而不自失焉者也。
  衍義云:正考父三命循墻而走,則無若驚之心矣。
  鈔《莊子□雜篇列御寇第三十二》:正考父宋湣公之玄孫,弗父何之曾孫一命而傴,再命而僂,三命而俯,循墻而走,孰敢不軌。疏:考,成也。父,大也。有考成大德而履正道,故號正考父,則孔子上代祖宋大夫也。士一命,大夫二命,卿三命也。傴曲循墻並敬容極恭卑退若此,誰敢將不軌之事而侮之耶。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