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碧虛:取以為說鏡者鑑也。言鑑之含明本來瑩淨,有時而昏暗,則為塵垢附之也。若拂去塵垢,則一切萬物無不照了。此喻人修道載運魂魄抱一,而不使之離,則一性自明矣。
  衍義云:故治國者,雖其德明白如日月之照臨,當收眎反聽,塞聰蔽明,使百姓日用而不知。
  鈔《廣聖義》云:明白慧照也。慧照之明照,無遠近當息念,忘心猶若無知,或矜其有知,則有所執而失道也。人君負獨見之明,以治其國,其政察察,民凋弊矣。老君戒之,令忘功息照,亦猶黈纊塞耳,以閉其聰,冕旒垂目,以杜其明也。此亦收眎反聽,塞聰蔽明之義,百姓日用而不知。前文已具,不復再錄。
  三十輻章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衍義云:《周禮□考工記》:車蓋圓以象天,輿方以象地。所載明白,不復再具。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衍義云:古者穴居。
  鈔《易繫辭》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卦取大壯。上古者言未造宮宇之前,止是夏巢冬穴,故制室宇以代之。
  衍義云:《詩》云:陶復陶穴。謂穿鑿穴中之土以覆其上。
  鈔《毛詩□文王之什綿之篇》云:古公亶甫,陶復陶穴,未有家室。古公者,邠公也。古,言久也。亶,公字也。文王之祖。處於那,以德化人,歸之者眾,未有居室,陶其土而復之,陶其壤而穴之,父子夫婦居謂之家。箋云:諸侯之臣稱公曰君也。復者,復於地上。鑿地曰穴,皆如陶焉者。今之瓦窑是也。
  衍義云:莊子曰:室無虛空,則婦姑勃蹊,謂争路也。
  鈔《莊子□外物篇》云:言室中不空,蹊路派隘,則婦姑争路而行。婦合順於姑,以為孝敬,今乃争路,無所往來,以容其私,則反戾鬪争也。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衍義云:《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鈔《易》繫辭文也。《廣聖義》曰:形而上者道之本,清虛無為處乎上也。形而下者道之用,稟質流形處乎下也。
  五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衍義云:五色之設,本以彰五行之象。文章黼黻,別尊卑之飾。
  鈔:五色謂青、黃、白、赤、黑。五行:金、木、水、火、土。文章黼黻者,《尚書□益稷篇》云:帝曰舜帝也: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為。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解曰:凡言汝者,皆指當時禹以下群臣而言也。夫衣服之制,不可不辨也。上曰衣,下曰裳,共有一十二章,以別尊車之飾也。夫衣皆玄也,裳皆繡也音肅,綺也。日也,月也,星辰也,山也,龍也,華蟲也。此六章者在衣,而又見之宗廟之彝樽也。
  藻也,火也,粉也,米也,黼也,黻也,此六章繡之於絺,以為裳而已。日月星辰以彰其明也。山以彰其仁也。龍以昭其變也。華蟲文明之物也。聖人明以治天下,而仁以行之,其用雖莫測也,而治教刑政榮然備具,以此臨民,民其安之,以此事神,神其享之,故此六物見於宗彝,又見於衣也。柔順清潔可以薦羞者,藻也。昭明齊速可以烹飪者,火也。米以養人,粉以澤物,至於黼則所以為斷也,黻則所以為辯也。聖人藻飾治真,粉澤王猷,以養天下,在於斷而能辯也。然後足以成治功,此六物見於裳也。而後世為錦繡之麗,青黃悅目,逐物外遷,傷精喪明,不能徹視無色之色,非盲而何。此五色之失也。
  衍義云:五音之設,本以彰五行之聲。金石絲竹以通天地之氣。
  鈔:五音者,按漢劉向曰:宮者,中也。君之德也。商者,章也。物成章也。角者,甲也。物之發生也。徵者,祉也。物之盛大繁祉也。羽者,聚也。物聚而藏也。《尚書□益稷篇》云:帝曰: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吾言,汝聽。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解曰:六律者,十一月黃鍾,正月太簇,三月姑洗,五月蕤賓,七月夷則,九月無射。六呂者:二月夾鍾,四月中呂,六月林鍾,八月南呂,十月應鍾,十二月太呂。是六呂也。五聲者,宮、商、角、徵、羽也。八音者,金、石、絲、竹、土、木、匏、革。汝禹為予聽從之,乃造釐服,亦汝顯明之也。云云此五音上失也。
  衍義云:五味之設,本以彰五行之和,人乃芻豢悅口,饕餮無厭,濁神穢真。
  鈔:五味者,甘、苦、酸、鹹、辛是也。爽,差也。口察味傷當過分,則不能無損,坐令聾盲差爽失味也。
  衍義云:芻豢之悅口。
  鈔《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曰:禮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芻者,草也。草食者謂之芻,牛羊是也。豢穀畜曰豢,猪狗之類也。故曰芻豢悅口也。
  衍義云:饕餮無厭者。
  鈔:貪財曰饕,貪食曰餮,言其貪財貪食之人無厭足也。以上饕餮,皆昏濁其神,穢濁其真,皆失其正味也。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