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事端也。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
  含守質也。
  解其分,
  除爭原也。
  和其光,
  無所特顯,則物無偏争也。
  同其塵,
  無所特賤,則物無偏恥也。
  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可得而親,則可得而疏也。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可得而利,則可得而害也。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可得而貴,則可得而賤也。
  故為天下貴。
  無物可以加之也。
  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以道治國則國平,以正治國,則奇正起也,以無事則能取天下也。上章云,其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也。故以正治國,則不足以取天下,而以奇用兵也。夫以道治國,崇本以息末,以正治國,立辟以攻末。本不立而末淺,民無所及,故必至於奇用兵也。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利器,凡所以利己之器也。民強則國家弱。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
  民多智慧則巧偽生,巧偽生則邪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立正欲以息邪,而奇兵用。多忌諱欲以恥貧,而民彌貧。利器欲以強國者也,而國愈昏。多皆舍本以治末,故以致此也。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上之所欲,民從之速也。我之所欲,唯無欲,而民亦無欲而自樸也。此四者,崇本以息末也。
  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言善治政者,無形無名,無事無正可舉,悶悶然卒至於大治,故曰其政悶悶也。其民無所爭競,寬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立刑名,明賞罰,以檢姦偽,故曰其政察察#3也。殊類分析,民姦爭競,故曰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
  言誰知善治之極乎,唯無可正舉,無可形名,悶悶然而天下大化,是其極也。
  正復為奇,
  以正治國,則便復以奇用兵矣,故曰正復為奇。
  善復為妖,
  立善以和萬物,則便復有妖之患也。
  人之迷,其日固久。
  言人之迷惑失道固久矣,不可便正善治以責。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以方導物,舍去其邪。不以方割物,所謂大方無隅。
  廉而不劇,
  康,清康也。劇,傷也。以清康清民,令去其邪,令去其汙,不以清康劌傷於物也。
  直而不肆,
  以直導物,令去其僻,而不以直激沸於物也,所謂直若屈也。
  光而不懼。
  以光鑒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隱匿也,所謂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復之也。
  道德真經註卷之三竟
  #1德其母:此句疑作『則得其母』。
  #2直不在一:『不』原作『下』,據張本改。
  #3其政察察:『其政』二字原脫,據張本加。
  道德真經註卷之四
  山陽王弼註
  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莫若#1,猶莫過也。嗇,農夫。農人之治田,務去其殊類,歸於齊一也。全其自然,不急其荒病,除其所以荒病,上承天命,下綏百姓,莫過於此。
  夫唯嗇,是謂早服。
  早服,常也。
  早服謂之重積德。
  唯重積德,不欲銳速,然後乃能使早服其常,故曰早服謂之重積德者也。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道無窮也。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以有窮而蒞國,非能有國也。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國之所以安,謂之母。重積德,是唯圖其根,然後營末,乃得其終也。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不擾也。躁則多害,靜則全真。故其國彌大,而其主彌靜,然後乃能廣得眾心矣。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治大國則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則其鬼不神也。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神不害自然也。物守自然,則神無所加;神無所加,則不知神之為神也。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道洽則神不傷人,神不傷人,則不知神之為神。道洽則聖人亦不傷人,聖人不傷人,則亦不知聖人之為聖也。猶云非獨不知神之為神,亦不知聖人之為聖也。夫恃威網以使物者,治之衰也。使不知神聖之為神聖,道之極也。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聖人不傷人,神亦不傷人。故曰兩不相傷也,神聖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