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於此輔之,夫何為哉,非亂其經也,非逆其情也,因其有生輔之以全其生,因其有形輔之以全其形。有虞之命官,以上下草木鳥獸,有夏之懋德,鳥獸魚鼇咸若。此章言聖人圖難於其易。故持於安靜之時,所謂為之於未有。制於脆微之際,所謂治之於未亂。舉三事以為喻。欲早良圖,以杜後艱,無為而無敗,無執而無失,始終皆慎,豈有敗事乎。聖人不欲以靜,絕學無憂,輔物自然之性,以體無為之道,然後復易持之安,終無難圖之患矣。
  古之善為道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御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之善為道者,使由之而已。反其常然道可載,而與之俱無所施智巧焉。故曰:愚三代而下,釋夫恬惔無為,而悅夫嚀哼之意,屈折禮樂,以正天下之形,吁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將以明民。名曰治之,而亂孰甚焉。
  王弼曰:明謂多見巧詐,散其樸也。愚謂無知守真,順自然也。
  溫公曰:去華務實,還淳反樸。
  曹道沖曰:民智則生姦,民愚則反樸。
  明者明民以其智也,非以明民,所謂不以智治國也。愚者智之反也,將以愚之,使民去智反樸,忘是非,絕美惡,同乎無知無欲矣。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舒王曰:夫聖智者,國家之利器也。言古之善為道者,不以聖智示人,欲使人無知無欲而愚之也。故莊子曰:上誠好智而無道,則天下大亂矣。何以知其然,夫弓弩畢弋機變之智多,則烏亂於上。鈞餌罔罟曆芍之智多,則魚亂於水矣。削格羅落置眾之智多,則獸亂於澤矣。智許漸毒頜滑堅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惑於辯矣。故天下每每大亂,罪在於好智。
  愚則無知,智則多詐,民多智詐,巧偽滋生,所以難治。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盧裕曰:拾道任智,大偽生焉。偽生於下,智出於上,上下相蒙,為害大矣。
  唐明皇曰:以,用也。賊,害也。人君任用多智之臣,使令理國,智多必作法,法出則姦生,令下則詐起,國家所以滋昏,而為國之賊也。曹參守法而漢以之安,商君變法而秦以之弊,故上《經》云:智慧出,有大偽是也。
  蘇子由曰:吾以智御人,人亦以智應之,而上下交相賊矣。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唐明皇曰:若不用巧智之臣,但取淳德之士,使偃息蕃魏,弄丸解難,自然智詐曰薄,淳樸日興,人和則年豐,故國之福也。
  劉仲平曰;不以智治國者,開天者也。以智治國者,開人者也。開天則順,順則行其所無事,其政所以不嚴而治。開人則鑿,鑿則失於太察,其民所以不淳而缺。故曰: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新說》曰:堯、舜之智在於不褊物,禹之智在於行其所無事。不徧物則不察物以為明,行所無事則不鑿物以為利,則可謂善用智者也。若夫老子所謂不以智治國者,則在於存之,然後民利百倍。
  知此兩者,亦楷式。
  河上公曰:兩者謂智與不智也。常能知智者,為賊。不智者,為福。是治身治國之法式。
  唐明皇曰:任智詐則害於人,任純德則福於國,人君知此兩者,委任純德之臣,是以為君楷模法式。
  呂吉甫曰:知此兩者,非特施之於治國而已,而於身亦楷式而未嘗違也。
  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河上公曰:玄,天也。能知治身治國之法式,是謂與天同德也。
  唐明皇曰:玄,深也,妙也。人君常知所委任,是謂深遠玄妙至德也。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
  御註:玄者天之色,常知楷式而不用其智,則與天合德,深不可測,遠不可窮,獨立于萬物之上,物無得而耦之者,故曰:與物反矣。
  劉仁會曰:玄德難測,故曰深。無往不備,故曰遠。棄智任愚,故曰:與物反也。
  玄升而入小,而與物辨,故與物反矣。
  然後乃至大順。
  御註:順者,天之理。乃至大順者,邊去智與故,循天之理而已。莊子曰:與天地為合,其合縉縉,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惟若愚若昏,所以去智。
  顧歡曰:雖於俗為反,而於道為順。此章言密用其道,使民由之而不知,無巧詐之智,還樸素之純,能知此以為法,是深遠玄妙之德,去智而循天之理矣。
  道德真經取善集眷之十竟
  道德真經取善集卷之十一
  宋饒陽居士李霖集
  江海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顧歡曰:江海處下,故百谷宗之。王者居謙。則萬物歸之。
  故能為百谷王。
  唐明皇曰:言江海所以能令百川朝宗而為王者,以其善居下流之所致也。故《易》云:地道變盈而流謙。此舉喻也。故地道用謙,則百川委輸而歸往。聖人用謙,則庶民子來而不厭爾。
  直以卑下,故能為百谷王。王者,歸往之義。能下,下則民歸之如水之就下。
  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