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窮其原而後能物物。
  〔疏〕即有即無,即寂即應,遣之又遣,故深之又深。既而窮理盡性,故能物眾物也。
  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注〕極至順而後能盡妙。
  〔疏〕神者,不測之名。應寂相即,有無洞達,既而非測非不測,亦不#8非測,乃是神之精妙。
  故其與萬物接也,至無而供其求,
  〔注〕我確斯而都任彼,則彼求自供。
  〔疏〕遣之又遣,乃曰至無。而接物無方,隨機稱適,千差萬品,求者即供,若縣鏡高堂,物來斯照也。
  時騁而要其宿,大小,長短,脩遠。
  〔注〕皆恣而任之,會其所極而已。
  〔疏〕騁,縱也。宿,會也。若夫體故至無,所以隨求稱適,故能順時因任,應物多方,要在會歸而不滯一。故或大或小,乍短乍長,乃至脩遠,其來者,隨彼機務,悉供其求,應病以藥,理無不當。
  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9歸,遺其玄珠。
  〔注〕此寄明得真之所由。
  〔疏〕赤是南方之色,心是南方之藏。水性流動,位在北方。譬迷心綠鏡,閤無所照,故言赤水北也。崑丘,身也。南是顯明之方,望是觀見之義,玄則疏遠之目,珠乃珍貴之寶。'欲明世問韋品,莫不身心迷妄,馳騁耽者,無所覺知,閤似北方,動如流水,迷真喪道,實此之由。今欲返本還源,析真訪道,是以南望示其照察,還歸表其復命,故先明失真之處,後用顯得道之方。法所顯方法,列在下文。
  使知索之而不得,
  〔注〕言用知不足以得真。
  〔疏〕索,求也。故絕慮不可以心求也。
  使離朱索之而不得,
  〔疏〕非色,不可以目取也。
  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
  〔注〕聰明喫詬,失真愈遠。
  〔疏〕喫詬,言辨也。離言不可以辨索。
  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疏〕罔象,無心之謂。離聲色,絕思慮,故智與離朱自涯而反,喫詬言辨,用力失真,唯罔象無心,獨得玄珠也。
  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注〕明得真者非用心也,象罔然即真也。
  〔疏〕離婁迷性,恃明目而喪道,軒轅悟理,歎罔象而得珠。勗諸學生,故可以不離形去智,黜聰享體邪。
  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日齧缺,齧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日被衣。
  〔疏〕已上四人,並是堯時隱士,厭穢風塵,懷道抱德,清康潔己,不同人世,堯知其賢,欲讓天下。莊生示有承稟,故具列其師資也。
  堯問於許由曰:齧缺可以配天乎?
  〔注〕謂為天子。
  吾藉王倪以要之。
  〔注〕欲因其師以要而使之。
  〔疏〕配,合也。藉,因也。堯云:齧缺之賢者,有合天,位之德,庶因王倪,遙能屈政。情事不次,故問許由o
  許由曰:殆哉圾于天下。
  〔注〕圾,危也。
  〔疏〕殆,近也。圾,危也。若要齧缺,讓萬乘,危亡之徵,其則不遠也。
  齧缺之為人也,聰明截知,給數以敏,其性過人,
  〔注〕聰敏過人,則使人跋之,屢傷於民也。
  〔疏〕歡,聖也。給,捷也。敏,速也。夫聖人治天下也,冕流垂目,難績塞耳,所以杜聰明,不欲多聞見。今齧缺乃內懷聖智,外眩聰明,詞鋒捷辮,計數宏達,德行性機,所作過人;其述既彰,鈴以為息。危亡之狀,列在已下。
  而又乃以人受天。
  〔注〕用知以求復其自然。
  〔疏〕物之喪真,其日已久,乃以心智之衍,令復其初,故自然之性失之遠。
  彼審乎禁過,而不知過之所由生。
  〔注〕夫過生於聰知,而又役知以禁之,其過彌甚矣。故曰,無過在去知,不在於強禁。
  〔疏〕過之所由生者,知也。言齧缺但知審禁蒼生之過息,而不知息生之由智也。
  與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無天,
  〔注〕若與之天下,彼且遂使後世任知而失真。
  〔疏〕若與天位,令御韋生,鈴運乎心智,悅乎天理,則物皆喪己,無復自然之性也。
  方且本身而異形,
  〔注〕夫以萬物為本,則韋變可一而異形可同。斯迸也,將遂使後世由己以制物,則萬物乖矣。
  〔疏〕方,將也。夫聖人無心,因循任物。今齧缺以己身為本,引物使歸,令天下異形,從我之化。物之失性,實此之由,後世之患,自斯而始也。
  方且尊知而火馳,
  〔注〕賢者當位於前,則知見尊於後,奔競而火馳也。
  〔疏〕夫不能忘智以任物,而尊智以御世,遂將徇迸,拾己效人,馳驟奔逐,其速如火矣。
  方且為緒使,
  〔注〕將興後世事役之端。
  〔疏〕緒,端也。使,役也。不能無為,而任知御物,後世勞役,自此為端。
  方且為物該,
  〔注〕將遂使後世拘牽而制物。
  〔疏〕縯,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