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也。
  多於聰者,亂五聲,淫六律,金石絲竹黃鍾大呂之聲非乎?而師曠是已。
  〔注〕夫有耳目者,未嘗以慕聾盲自困也,所困常在於希離慕曠,則離曠雖性聰明,乃是亂耳目之主也。
  〔疏〕五聲,謂官商角徵羽也。六律,黃鍾大呂姑洗蘿賓無射夾鍾之徒是也。六律陽,六呂陰,總十二也。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此八音也。非乎,言滯著此聲音,豈非是師曠乎。師曠,字子野,晉平公樂師,極知音律。言離曠二子素分聰明,庸昧之徒橫生希慕,既失本性,寧不困乎。然則離曠聰明,乃是亂耳目之主者也。
  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聲,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
  〔注〕夫曾史性長於仁耳,而性不長者橫復慕之,慕之而仁,仁已偽矣。天下未嘗慕桀坏而鈴慕曾史,則曾史之黃鼓天下,使失其真性,甚於桀坏也。
  〔疏〕枝於七者,謂素分枝多仁義,由如生分中枝生一指也。耀用五德,既偏滯邪淫,仍閉塞正性。用斯接物,以收聚名聲,遂使蒼生馳動奔競,由如笙黃鼓吹,能感動於物欣企也。然曾史性長於仁義,而不長者橫復慕之,拾短效長,故言奉不及之法也。擢,拔;謂拔擢偽德,塞其真性也。曾者,姓曾,名參,字子輿,仲尼之弟子。史者,姓史,名繒,字子魚,衛靈公臣。此二人並稟性仁孝,故舉之。
  駢於辯者,景瓦結繩竄句,遊心於堅白同異之問,而敝娃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
  〔注〕夫騁其奇辮,政其危辭者,未曾容思於檮札之江,而叉競辮於楊墨之問,則楊墨乃亂群言之主也。
  〔疏〕楊者,姓揚,名朱,字子居,宋人也。墨者,名翟,亦宋人也,為宋大夫;以其行墨之道,故稱為墨。此二人並墨之徒,棄性多辮,咸能致高談危險之辭,鼓動物性,固執是非;由如緘結藏匿文句,使人難解,其游心學處,惟在堅執守白之論,是非同異之問,未始出非人之域也。整躉,由自恃也,亦用力之貌。譽,光贊也。楊墨之徒,並矜其小學,炫耀眾人,誇無用之言,惑於群物,然則楊墨豈非亂群之師乎?言即此楊墨而已也。
  故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注〕此數子皆師其天性,真自多駢旁枝,各自是一家之正耳。然以一正萬,則萬不正矣。故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
  〔疏〕言此數子皆自天然聰明仁辮,由如合駢之拇,傍生枝指,稟之素分,豈由人為。故知率性多七,乃是駢傍枝之道也。而愚惑之徒,拾己效物,求之分外,由而不已。然搖動物性,由此數人,以一正萬,故非天下至道正理也。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
  〔注〕物各任性,乃正正也。自此已下觀之,至正可見矣。
  〔疏〕以自然之正理,正蒼生之性命,故言正也。物各自得,故言不失也。言自然者即我之自然,所言性命者亦我之性命也,豈遠哉。故言正正者,以不正而正,正而不正之而#5言。自此以上,明矯性之失;自此以下,顯率性之得也。
  故合者不為駢,
  〔注〕以枝正合,乃謂合為餅。
  而枝者不為歧;
  〔注〕以合正技,乃謂枝為跋。
  〔疏〕以枝正#6合,乃謂合為駢,而合實非駢;以合望#7枝,乃謂枝而趺,而趺實非趺也。
  長者不為有餘,
  〔注〕以短正長,乃謂長有餘。
  短者不為不足。
  〔注〕以長正短,乃謂短不足。
  〔疏〕長者,謂曾史、離曠、楊墨,並稟之天性,蘊蓄仁義,聰明使辮,比之群小,故謂之長,率性而動,故非有餘。短者,眾人此#8曾史等不及,故謂之短,然亦天機自張,故非為不足。
  是故亮經雖短,續之則憂;鶴經雖長,斷之則悲。
  〔注〕各自有正,不可以此正彼而損益之。
  〔疏〕見,小鴨,也。鶴,鷓之類也。經,腳也。自然之理,亭毒眾形,雖復脩短不同,而形體各足稱事,咸得逍遙。而或者方欲截鶴之長續兔之短以為齊,深乖造化,違失本性,所以憂悲。
  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
  〔注〕知其性分非所斷續而任之,則無所去憂而憂自去也。
  〔疏〕夫稟性受形,會有崖量,脩短明閤,素分不同。此如兔鶴,非所斷續。如此,即各守分內,雖為無勞去憂,憂自去也。
  意仁義其非人情乎。
  〔注〕夫仁義自是人之情性,但當任之耳。
  彼仁人何其多憂也?
  〔注〕恐仁義非人情而憂之者,真可謂多憂也。
  〔疏〕噫,嗟歎之聲也。夫仁義之情,出自天理,率性有之,非由放效。彼仁人者,則是曾史之徒,不體真趣,橫生勸獎,謂仁義之道可學而成。莊生深嗟此迷,故發噫歎。分外引物,故謂多憂也。非其#9人情乎者,是人之情性者也。
  且夫駢於拇者,央之則泣;枝於手者,齡之則啼。二者,或有餘於數,或不足於數,其於憂一也。
  〔注〕謂之不足,故泣而次之;以為有餘,故啼而魷之。夫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