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鋸廣袖,魯地鈴多,無為之學,其人鮮矣。
  莊子曰:魯少儒。
  〔疏〕夫服以象德,不易其人,莊子體知,故譏儒少。
  哀公曰:舉魯國而儒服,何謂少乎?
  〔疏〕哀公庸暗,不察其道,直攘衣冠,謬稱多儒。
  莊子曰:周聞之,儒者冠圓冠者,知天時;履方屨者,知地形;緩佩決者,事至而斷。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
  〔疏〕屨,方也。緩者,五色條繩,穿玉決以飾佩也。塊,次也。本亦有作綬字者。夫天圓地方,服以象德。故戴圓冠以象天者,則知三象之吉凶;履方屨以法地者,則知九州之水陸;曳綬佩決者,事到而次斷。是以懷道之人,不叉為服,為服之者,不鈴懷道。彼己之子,今古有之,是故莊子寓言辨說也。
  公固以為不然,何不號於國中曰:無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敢儒服者,
  〔疏〕有服無道,罪合極刑,法令既嚴,不敢犯者,號經五日,無復一儒也。
  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耳,可謂多乎?
  〔注〕德充於內者,不脩飾於外。
  〔疏〕一人,謂孔子。孔子聖人,觀機吐智,若鏡之照,轉變無窮,舉國一人,未足多也。
  百里奚爵祿不入於心,故飯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賤,與之政也。
  〔疏〕百里奚,秦之賢人也。本是虞人,虞被晉#14亡,遂入秦國。初未遭用,貧賤飯牛。安於飯牛,身甚肥悅,忘於富貴,故爵祿不入於心。後穆公知其賢,委以國事,都不猜疑,故云忘其賤矣。
  有虞氏死生不入於心,故足以動人。
  〔注〕內自得者,外事全也。
  〔疏〕有虞,舜也,姓偽氏,字重華。遭後母之難,頻被躓頓,而不以死生經心,至孝有聞,感動天地,於是堯妻以一、二女,委以萬乘,故足以動人也。
  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
  〔疏〕宋國之君,欲畫國中山川地土圖樣,而畫師並至,受君令命,拜揖而立,調朱和墨,爭競功能。除其受揖,在外者半,言其趨競者多。
  有一史後至者,值值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槃#15磚贏。君日:可矣,是真畫者也。
  〔注〕內足者,神閒而意定。
  〔疏〕值值,寬閒之貌也。內既自得,故外不矜持,徐行不趨,受命不立,直入就舍,解衣箕坐,保露赤身,曾無懼憚。元君見其神彩,可謂真畫者也。
  文王觀於臧,見一丈夫釣,而其釣莫釣;
  〔注〕聊以卒歲。
  〔疏〕臧者,近渭水地名也。丈夫者,寓言於太公也。呂望未遭文王之前,綸釣於臧地,無心施餌,聊自寄此逍遙。
  非持其釣有釣者也,
  〔注〕竟無所求。
  常釣也。
  〔注〕不以得失經意,其於假釣而已。
  〔疏〕非執持其釣,有意羨魚,常游渭濱,卒歲而已。
  文王欲舉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終而釋之,而不忍百姓之無天也。
  〔疏〕文王既見賢人,欲委之國政,復恐皇親宰輔,猜而忌之;既欲拾而釋之,不忍蒼生失於覆蔭,故言無天也。
  於是旦而屬之大夫曰:昔者寡人夢見良人,黑色而順,乘駁馬而偏朱蹄,號曰:寓而政於臧丈人,庶幾乎民有廖乎。
  〔疏〕既欲任賢,故託諸夢想,乃屬語臣佐云:我昨夜夢見賢良之人,黑色而有鬚顯,乘駁馬而蹄偏赤,號令我云:寄汝國政於臧丈人,慕賢進隱,則民之荒亂病叉疹差矣。駁,亦有作群字者,隨字讀之也。
  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
  〔疏〕文王之父季歷生存之日,黑色多顯,好乘駁馬,駁馬蹄偏赤。王之所夢,乃是先君教令於王,是以蹴然驚懼也。
  文王曰:然則卜之。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無他,又何卜焉。
  〔疏〕此是先君令命,次定無疑,卜以央疑,不疑何卜也。
  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無更,偏令無出。
  〔疏〕君臣契協,遂迎丈人,拜為卿輔,授其國政。於是典憲刑法,一施無改,偏曲敕令,無復出行也。
  三年,文王觀於國,則列士壞植散群,長官者不成德,鎖斛不敢入於四境。
  〔疏〕植,行列也,亦言境界引舍以受練書也,亦言是諫士之館也。庾,六斗四升也。為政三年,移風易俗,君臣履道,無可箴規,散卻列士之爵,打破諫書之館,上下咸亨,長官不顯其德,遐邇同軌,度量不入四境。
  列士壞植散掌,則尚同也;
  〔注〕所謂和其光,同其塵。
  長官者不成德,則同務也;
  〔注〕潔然自成,則與眾務異也。
  斔斛不敢入於四境#16,則諸侯無二心也。
  〔注〕天下相信,故能同律度量衡也。
  〔疏〕天下大同,不競忠諫,事無隔異,則德不彰,五等守分,則四方寧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