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灰擦之,或用蜜调涂亦可。
浮痈发背,侯骚子煎汤饮之,再捣涂之,大效。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仙掌子

内容:乃仙人掌上所生子也粤语∶仙人掌多依石壁而生,叶劲而长,若龃龉状,开花俨如凤形,
子生花下,名曰凤栗,叶曰凤尾。 发苞外类芋,渠内攒瓣如珠,各擎子珠于掌,一枝一掌
,自下而上,子自青赤而黄,有重壳,外浓内薄。熟其仁食之,味甜兼芡栗,可以延年,又
名千岁子。此草可辟火,广人多植之堂侧。性宜沙土,恶肥腻。 明黄佐仙人掌赋序∶仙人
掌,奇草也。多贴石壁而生,惟罗浮黄龙金沙洞有之。叶劲而长,若龃龉状。发苞时,外类
芋魁,内攒瓣如翠球,各擎子珠如掌然,青赤转黄,而有重壳,剖之,浓者在外如小椰,可
为匕勺;薄者在里如银杏衣,而裹园肉煨食之,叶兼芡栗,可补诸虚,久服轻身延年,俗呼
为千岁子,此与蔓生者名同物异也。 云南通志∶仙人掌叶肥浓如掌,多刺,相接成枝,花
名玉英,色红黄,实似山瓜,可食。
味甘性平,补脾健胃,益脚力,除久泻。
敏按∶群芳谱仙人掌出自闽粤,非草非木,亦非果蔬,无枝无叶,又并无花,土中突发
一片
,与手掌无异。其肤色青绿,光润可观。掌上生米色细点,每年只生一叶于顶,今岁长在左
,来岁则长在右,层累而上。植之家中,可镇水灾。如欲传种,取其一片切作三、四块,以
肥土植之,自生全掌矣。近日两浙亦有,据所载当另是一种,与此全别,或名同物异欤。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酒杯藤子

内容:出西域,藤大如臂,花坚硬可以酌酒,文章映澈,实大如指,味如豆蔻,食之消酒。相
传张
甘辛平无毒,消食下气,消酒止渴,辟邪疟,消痈肿,杀蛔虫。治尸蛀劳瘵,虫蛊瘰 ,

果成积,用酒杯藤子烧灰,糖拌,服下五、七钱自效。
饮酒过量成病,用酒杯藤子煎服,极验。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药果

内容:关涵岭南随笔∶药果似橙而味酸,可染红。
治哕。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子

内容:出交趾合浦,藤缘树木,正月开花,四、五月熟如梨,赤如鸡冠,核如鱼鳞。
甘平无毒,主中恶气,飞尸邪蛊,心腹卒痛,狂邪鬼神,鬼疫疠疟,梦寐邪恶气,心神
颠倒
不宁,昏冒如痴;治惊痫恍惚,或言语不伦,歌笑不休,用 子核七枚,烧末,入朱砂少许
,姜汤下方寸匕,自愈。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楸子

内容:食物考∶甘酸小于沙果,色黄红黑如樱桃颗,产于代北,味颇清香,作脯点茶俱可。此
与林
檎同名异类,本草未分,故正之。多食涩气,令人好睡。子宜去尽,食之烦心。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隈支

内容:益部方物略记∶生邳州山谷中,树高丈余,枝修而弱,开白花,实大如雀卵,状如荔枝,

黄,肤味甘。
味甘无毒,治七种疝气,及一切疮疡疥癣。
以上自津符子至隈支止诸果品,纲目附录诸果后,仅载其形状,不录其主治。而沈云将
食纂
云∶诸果都出外国及边瘴地方,虽不常见,但俱属异品,不惟可口,兼可疗治百病,凡行历
远方者,即当携其种流传中土,有功于世不小,故附录而兼细核其主治,予因取之以补李氏
之遗。至其形状,纲目已详载,而复列之者,亦欲览者便于解悉,后日遇物能名,故不厌重
赘也。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吕宋果

内容:本草补∶吕宋岛中产一果,名加挖弄,外肉而内核,味苦不堪食。其初惟有一处深山峻

不识,旅人至岛百年后,始知其中果可用,近三十年颇悉其疗治各病,极有奇验,遂携至中
国,若果之皮肉,其效尤捷,
有呼为宝豆者。豆,言果之形状;宝,
治中毒服毒,将果或磨或刮,以清水或清油调服,毒即吐;蛇蝎蜈蚣等伤,磨清水服之,

仆,磨水服之;腹痛泻利,磨水服;疟疾初作时,磨水服。 刀斧伤
即止血、止痛。 蛔虫疳积,
磨水服,虫即吐出。 难产,磨水服。
头疮痒烂腊梨,切碎此果,以油煎之,乘热遍擦,向火取暖,随以布向火取热,覆病患身
上而睡,又以被盖,不见生风,即愈。 潮热,磨水服,渐减而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