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色黄。盐藏食之,味酸
如梅
性凉平,清心润肺,止渴生津,制亢极之阳光,消炎蒸之暑气,又降三焦实火。治鼻中
出血
,又牙宣牙龈出血,用 子核连仁,烧存性,调水含咽即止。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罗晃子

内容:出广西,夏熟,味如栗,状如橄榄,其皮七层,出横州者皮九层,剥至九层方见肉,故
又名
思恩府志∶罗晃子俗名九层皮,形类蚕豆,可茹,味如煨栗,外有黑壳,连肉有皮九层,

性温,治脏腑生虫,及小儿食泥土腹痛,癣痞积硬。
养肝胆,明目去翳,止渴退热,解利风邪,消烦降火。翻胃吐食,或食下即吐,或朝食
暮吐
、暮食朝吐,用罗晃子七枚, 存性,每日酒调下方寸匕,服完为度,即愈。
腹中蛔虫上攻,心下痛欲死,面有白斑,用罗晃子、牵牛子各七枚,水煎服,虫自下。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夫编子

内容:南方草木状∶出交趾武平山谷中,三月开花,连着子,五、六月熟。入鸡、鱼、猪、鸭
羹中
;味最美,亦可盐食。味甘性平,主宁心志,养血脉,解暑渴,利水道,生津液,止逆气喘
急,除烦清热,润肺,滋命门,益元气。骨蒸劳热、四肢瘦削如枯柴,用夫编子同白鸭烂煮
,不用盐酱,日日啖之,吃鸭三头见效。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白缘子

内容:出交趾,树高丈余,味甘美如胡桃。
味甘平,主润肺,止渴清热消食,祛风暑湿气。治疥癣及山岚瘴气所侵,变成 疟,寒
热往
来,头痛痰逆,足膝屈弱难行,寒湿邪气所侵,用白缘子一片,舂烂浸酒,日饮一次,月余
全愈。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系弥子

内容:广志∶状圆而细,色赤如软枣,其味初苦后甘,可食,味平无毒。主益五脏,悦泽人面,

头面诸风。
产后痢疾不止,用系弥子一合,酒、水各一盏,煎八分,空心服下,片刻即效。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人面子

内容:出海南,又出广中,树似含桃,子如桃实,春花夏实,至春方熟,蜜煎甘酸可食。其核
两边俱似人面,耳目口鼻,
无不毕具。
广志∶人面子大如梅李,其核类人面,两目口鼻皆具;肉甘酸,宜为蜜煎;仁绝美,以
点茶
如梅花片,光泽可爱,茶之色香亦不变。以增城水东所产为佳,其核中仁摇之即脱去,他产
则否。此树最宜沙土,沙土松易发,数岁即婆娑偃盖,山民植之以为利。味甘,性平无毒,
醒酒解毒,治风毒着人,遍身疙瘩成疮,或痛或痒,食之即愈。
难产不下,产母手握人面子一个,单日右手握,双日左手握,即下。
岭南杂记∶人面子煮肉及鸭,必用捶烂熬膏,甘酸益津。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四味果

内容:出祁连山,木生如枣,剖以竹刀则甘,铁刀则苦,木刀则酸,芦刀则辛,行旅得之,能
止饥
味甘辛酸无毒,明目养肝,宁神定志,和胃进食,下气止咳。
肾虚腰痛,不能反侧,用四味果同狗腰子煮熟并食,每日一次,一月愈。
敏按∶东方朔神异经云∶南方大荒,有树名如何?结子味如饴,有核形如枣子,长五尺,
围如长,金刀剖之则酸,
芦刀剖之则辛;食之者地仙,不畏水火白刃。又启蒙记∶如何随刀而改味?或曰∶此即仙经
所谓大枣,据此二说,即今
四味果也。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千岁子

内容:南方草木状∶出交趾,蔓生,子在根下,须绿色,交加如织,一苞恒二百余颗,皮壳青
黄色
,壳中有实如栗,味亦如之,干则壳肉相离,撼之有声,如肉豆蔻。 关涵岭南随笔∶千岁
子多子根须,干则壳肉相离,撼之有声。
味甘平,主和中益胃,利肺,除热止渴,醒酒解暑。
小便闭塞,千岁子十数枚,打碎水煎,清饮下,即通利。
发背恶疮,千岁子不拘多少,捣烂如泥,调涂三次见效。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侯骚子

内容:蔓生,大如鸡卵,味甘性冷,消酒轻身,王太仆曾献之,见酉阳杂俎。
甘寒无毒,食之不饥,延年强健,消酒除湿,治黄胆小便不利,溺如黄金色,口渴烦热,
齿
小儿重舌、木舌,侯骚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