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蒲桃壳

内容:止呃忒如神。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橙饼

内容:同寿录有制橙饼法方∶择半黄无伤损橙子(太青者性硬难酥),将小刀划成棱,入净水
浸去酸
涩水一、二天,每日须换水,待软取起,挤去核,再浸一、二天取起,将簪脚插入每缝,触
碎内瓤,然后入锅用清水煎之,勿令焦,约有七、八分烂,取出,拌上洁白洋糖,须乘热即
拌,即日晒之,待糖吃进,再掺再晒,令糖吃足,将干糖再塞入橙肚内,略压扁,入瓶贮用
,亦可点汤服。
消顽痰,降气、和中开胃,宽膈健脾,解鱼蟹毒、醒酒。若气虚瘰 者勿服。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津符子

内容:产缅甸,见千金方。
味苦平,性滑,主益心血,养肺金,止渴生津液,多食口爽,失滋味,安和五脏,久食轻身
明目。

断即愈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必思答

内容:产回回国地,见忽必烈饮膳正要。
味甘无毒,治调中顺气,滋肺金,定喘急,久食利人。三阴疟百药不效,必思答三枚,
酒一
盏,煎半饮之,即止。
难产不下,或子死腹中,必思答七枚,酒煎服即下。又治胞衣不下。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黄皮果

内容:广志∶黄皮果状如金弹,六月熟,其浆酸甘,似葡萄。与荔枝并进,荔枝餍饫,以黄皮
果解
之。谚曰∶饥食荔枝,饱食黄皮。纲目于果部附诸果条下,仅引海槎录云∶出广西横州,状
如楝子及小枣,味酸。至其功用并未之及焉,今依广志补之。
消食顺气,除暑热(广志)。酸平无毒,主呕逆痰水,胸膈满痛,蛔虫上攻心下痛(食
物本草)
敏按∶广东琐语载果中有白蜡子,与黄皮果绝相似,而味尤胜。谚有云∶黄皮白蜡,甜
酸相
广东通志∶黄皮果大如龙眼,又名黄弹子,皮黄白,有微毛,瓤白如肪,有青核数枚,
甚酸
涩。食荔枝太多,用黄皮果解之。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甘剑子

内容:状如巴榄子,仁附肉,有白靥,不可食,能发人病,北人呼为海胡桃。
味甘气烈,治脾胃虚寒食少,泄痢不止,形体 羸,泄下虚脱,百方不效。用甘剑子七
枚,
三服即止,再服调理药。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扬摇子

内容:生闽越,其子生树皮中,体有脊形甚异,长四、五寸,味甘无毒。通百脉,强筋骨,和
中益
气,润肌肤,好颜色。花镜∶此果长五寸,色青无核。临海异物志∶扬摇有七脊,子生树皮
中,其体虽异,味则无奇,长四、五寸,色青黄,味甘。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海梧子

内容:出林邑,树似梧桐,色白,叶似青桐,子如栗,肥甘可食; 南方草木状∶占城即林邑,

海梧子,与中国松子同,但结实肥大,形如小栗,三角肥甘,樽俎间佳果也。
味平无毒,利大肠、小肠,益智慧,开心胸,明耳目。
心下怔忡,夜多恶梦,健忘,每日空心食海梧子十数枚,月余自愈。
疝气囊大如斗,海梧子七个,烧灰服之,即愈。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木竹子

内容:出广西,皮色形状如大枇杷,肉味甘美,秋冬实熟。味甘性平,治吐逆不食,关格闭拒
不通
,脾虚下陷,肛门坠脱不收;清热,凉大肠,去积血,利百脉,通调水脏,止渴生津,解暑
,消酒,利耳目,治咳嗽上逆。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橹罟子

内容:桂阳虞衡志∶出广西,大如半升碗,数十房攒聚成球,每房有缝,冬生青,至夏红熟。
味甘,补脾胃,固元气,制伏亢阳,扶持衰土,壮精神,益血,宽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后
发渴,利头目,开心益志。
妇人不孕,用橹罟子浸好酒内三日,日日饮之,百日有孕;又目生翳障,渐渐昏暗,视
物不
明,橹罟子浸白蜜内,每日连蜜啖一枚,一月即退。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子

内容:出九真交趾,子如桃实,长寸余,二月开花,连着子,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