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质。抱水镜而为志。积善曾孙。望宫内之爪牙。圣朝忠臣。
企河清之登侍。时年二十二。当充舍人(罗爵有大舍小舍等。盖下士之秩)瞻仰龙
颜。知情击目。奏云。臣闻古人问策刍荛。愿以危罪启谘。王曰。非尔所为。舍
人曰。为国亡身。臣之大节。为君尽命。民之直义。以谬传辞。刑臣斩首。则万
民咸伏。不敢违教。王曰。解肉枰躯。将赎一鸟。洒血摧命。自怜七兽。朕意利
人。何杀无罪。汝虽作功德。不如避罪。舍人曰。一切难舍。不过身命。然小臣
夕死。大教朝行。佛日再中。圣主长安。王曰。鸾凤之子。幼有凌霄之心。鸿鹄
之儿。生怀截波之势。尔得如是。可谓大士之行乎。于焉大王权整威仪。风刀东
西。霜仗南北。以召群臣。乃问卿等于我欲造精舍。故作留难(乡传云。髑为以
王命传下。兴工创寺之意。群臣来谏。王乃责怒于髑刑以伪传王命)于是群臣战
战兢惧。[偬-囱+公]侗作誓。指手东西。王唤舍人而诘之。舍人失色。无辞以对。
大王忿怒。敕令斩之。有司缚到衙下。舍人作誓。狱吏斩之。白乳涌出一丈(乡
传云。舍人誓曰。大圣法王欲兴佛教。不顾身命。多却结缘。天垂瑞祥。遍示人
庶。于是其头飞出。落于金刚山顶云云)天四黯黪。斜景为之晦明。地六震动。
雨花为之飘落。圣人哀戚。沾悲泪于龙衣。冢宰忧伤。流轻汗于蝉冕。甘泉忽渴。
鱼鳖争跃。直木先折。猿猱群鸣。春宫连鏕之侣。泣血相顾。月庭交袖之朋。断
肠惜别。望柩闻声。如丧考妣。咸谓子推割股。未足比其苦节。弘演刳腹。讵能
方其壮烈。此乃扶丹墀之信力。成阿道之本心。圣者也。遂乃葬北山之西岭(即
金刚山也。传云。头飞落处。因葬其地。今不言何也)内人哀之。卜胜地造兰若。
名曰剌楸寺。于是家家作礼。必获世荣。人人行道。当晓法利。真兴大王即位五
年甲子。造大兴轮寺(按国史兴乡传。实法兴王十四年丁未始开。二十一年乙卯
大伐天镜林。始兴工梁栋之材。皆于其林中取足。而阶础石龛皆有之。至真兴王
五年甲子。寺成。故云甲子。僧传云七年误)。大清之初。梁使沈湖将舍利。天
寿六年。陈使刘思并僧明观奉内经并次。寺寺星张塔塔雁行。竖法幢。悬梵镜。
龙象释徒。为寰中之福田。大小乘法。为京国之慈云。他方菩萨。出现于世(谓
芬皇之陈那浮石宝。盖以至洛山五台等是也)西域名僧。降临于境。由是并三韩
而为邦。掩四海而为家。故书德名于天[金*具]之树。影神迹于星河之水。岂非
三圣威之所致也(谓我道法兴厌髑也)降有国统惠隆法主孝圆金相郎大统鹿风大书
省真怒波珍喰金嶷等建旧茔。树丰碑。元和十二年丁酉八月五日。即第四十一宪
德大王九年也。兴轮寺永秀禅师(于时瑜伽诸德皆称禅师)结凑斯冢。礼佛之香徒。
每月五日。为魂之妙愿。营坛作梵。又乡传云。乡老每当忌旦。设社会于兴轮寺。
则今月初五。乃舍人捐躯顺法之晨也。呜呼。无是君无是臣。无是臣无是功。可
谓刘葛鱼水。云龙感会之美欤。法兴王既举废立寺。寺成。谢冕旒披方袍施宫戚
为寺隶(寺隶至今称王孙。后至太宗王时。宰辅金良图信向佛法。有二女曰花宝
莲宝。舍身为此寺婢。又以逆臣毛尺之族。没寺为隶。二族之裔至今不绝)主住
其寺。躬任弘化。真兴乃继德重圣。承[褒-保+公]职处九五。威率百僚。号令毕
备。因赐额大王兴轮寺。前王姓金氏。出家法云。字法空(僧传与诸说亦以王妃
出家名法云。又真兴王为法云。又以为真兴之妃名法云。颇多疑混)册府元龟云。
姓募。名秦初兴役之乙卯岁。王妃亦创永兴寺。慕史氏之遗风。同王落彩为尼。
名妙法。亦住永兴寺。有年而终。国史云。建福三十一年。永兴寺塑像自坏。未
几。真兴王妃比丘尼卒。按真兴乃法兴之侄子。妃思刀夫人朴氏。牟梁里英失角
干之女。亦出家为尼。而非永兴寺之创主也。则恐真字当作法。谓法兴之妃巴刁
夫人为尼者之卒也。乃创寺立像之主故也。二兴舍位出家。史不书。非经世之训
也。又于大通元年丁未。为梁帝创寺于熊川州。名大通寺(熊川即公州也。时属
新罗故也。然恐非丁未也。乃中大通元年己酉岁所创也。始创兴轮之丁未。未暇
及于他郡立寺也)赞曰
 圣智从来万世谋  区区舆议谩秋毫
 法轮解逐金轮转  舜日方将佛日高
右原宗
 徇义轻生已足惊  天花白乳更多情
 俄然一釰身亡后  院院钟声动帝京
右厌髑
  法王禁杀
百济第二十九主法王讳宣。或云孝顺。开皇十年己未即位。是年冬。下诏禁杀生。
放民家所养鹰鹯之类。焚渔猎之具。一切禁止。明年庚申度僧三十人。创王兴寺
于时都泗泚城(今扶余)始立栽而升遐。武王继统。父基子构。历数纪而毕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