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無。無為不無。紛然是非。殆將不可得而辨。欲求所謂不無。予未敢保任。候阿逸多出世。請往彼問。舟蹶然而起再拜曰。不無之義。得之矣。乞書以為證。於是乎書。

  題佛照諸老墨跡後

  雨霽初秋。風清萬壑。響舂巖溜。香噴水沉。政爾橫刀而眠。有客扣門。呼童眎之。乃南浦元藏主也。稽首作禮。出示巨軸。與炷展觀。恍然如揖拙菴父子兄弟。覺範補之諸大老於座間。喜不覺舞。因謂之曰。一軸之作。字字句句。曲盡世出世間之妙。非今時藻繪語也。不知緊切為人處。子知之乎。元良久曰。直截根源。脚踏實地。無踰此矣。若夫斂容默照。湛寂無依。探淺深。輕去就。不過持身策也。予曰。然。但其間俗漢子道。荒山藏古寺。見旁水梅開一枝三四。予竊恠焉。子以為如何。元笑曰。將謂是个俗漢。既知如是。併宜寶之。

  題群牧圖

  雨過桃林草正肥。休征牧放恰相宜。擎頭戴角群然樂。喜見太平無事時。

  題草虫圖

  長莖短莖芳草翠。東个西个秋虫寒。平白祖翁田一片。時人莫作畫圖看。

  小佛事
  倫首座秉炬

  六十八年。北山之北南山前。風清月白。南北絲毫元不隔。霹靂一聲。喪盡生涯無一星。崖崩石裂。螺江江水連天碧。這箇是月巖首座末後句子。山僧從而註破。還得相應也無。其或未然。重繫以詞。以火炬打圓相云。見麼。劫火洞然毫末盡。巖前依舊月輪孤。

  月上座秉炬

  見月休觀指。猶有月在。歸家罷問程。猶有家在。只如鳥啼月落。家破人亡時如何。通身是火通身水。烈焰堆中皷怒濤。

  則上座秉炬(元宵)

  見成有則舊公案。抵死拈來翻覆看。啐地折兮嚗地斷。上元定是正月半。因行掉臂。誤入長安。燈火燒空奪夜寒。

  真上座入塔

  皮膚脫盡。真實獨存。如珠似玉。輝乾輝坤。大地不可得而藏。無常不可得而吞。落在雪峯手裏。且道。如何折合。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廣維那秉炬

  以火炬打圓相云。祇這箇還會麼。廣大配天地。光明逾日月。佛眼覰不破。佛手遮不得。一槌百雜碎。何處尋蹤跡。擲下火炬云。石火光中明。

  善上座秉炬

  以火炬打圓相云。某人還會麼。只這便是不思善不思惡。父母未生已前本來面目。便恁麼領略得去。如睡夢覺。如蓮花開。如病得汗。如死得活。一得永得。更無退轉。雖然如是。擬議不來。火蛇燒面。

  佳上座秉炬

  脫屣仕途。致身林下。橫草不拈。竪草不把。去來自在。生死優游。烈焰堆中輥綉毬。

  圭都寺秉炬

  顧我老且瞶。咨汝為肘臂。共扶破沙盆。建黃蘗宗旨。是事未究竟。燬變卒然至。我方歎一夢。汝已行千里。挽既挽不住。呼亦呼不起。將謂之何處。舉起火炬云。元來在這裏。打圓相云。見麼。鼻直眼橫。活卓卓地。高乘露地白牛車。火宅門前恣遊戲。

  毒果因西堂秉炬

  毒果之毒。非常毒類。栗棘蓬固不足儔。金剛圈亦難可擬。齅著頂門。裂斷幾多衲子命根。覰著眼睛。枯抑又見髑髏遍地。今其已矣。舉炬云。核子尚存。擲下云。擲向亘天紅焰裏。從教毒氣滿乾坤。

  自讚
  小師惠林師孫法濟請

  齒豁頭童。眼昏耳聾。不忘所嗜乾屎橛。未忍輕拋栗棘蓬。以此踞叢林。以此濟貧窮。只緣真實不脫空。故得孝子慈孫。寫真而繪容。

  奇都管請

  牧以卑。守以規。迅雷疾風。鐵石不移。須彌其頹。隻手力持。電光石火裏。驅耕奪食。春風和氣中。摧枯拉萎。極等沒意智。闔國少人知。知之。梓府牛峯奇。

  小師惠彰請

  顧我遊世間。如雲在天上。任緣而去住。不作去住想。南北信所之。東西無定向。為人少方便。動便攔腮掌。恁地去離泥水底本師。如何却喚作環溪和尚。

  雪峯化士請

  藞藞苴苴。瀟瀟灑灑。嚴冷時溫若陽春。徧急處寬踰大海。纔開口。平日說脫空。却嫌人。無事謗般若。有時突出一句鄉談。佛也不能覰他縫罅。從來閩蜀本同風。相逢自有知音者。

  禪人請讚

  赤土畫簸箕。冬瓜作碓觜。舂碎鐵蒺藜。簸出長粳米。不須淘汰。不須炊飽。盡世人人不知。
  太白名山天童景德禪寺住持比丘普明校正

  環溪和尚語錄卷下(終)
行狀

  師諱惟一。環溪其自號。資州墨池賈氏子。父寵母史。在娠中。屢有吉徵。及誕安詳。年甫十歲。里中大疫。師與母俱患。母疾革。撫師謂其父曰。吾兒雖幼。器質不凡。終不為人下也。可善眎之。尋有近邑梵業寺僧覺開。覩師奇相。求為童子。父忻然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