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月華崧上人之杭

  月華如水夜沉沉。一曲簫韻韻更清。曲罷莫言無覓處。西湖後夜轉堪聽。

  傳上人之吳

  達磨西來有底傳。賺人掘地覓青天。況今楓落吳江冷。去去休容易泊舡。

  暫到

  騎鯨捉月莫辭勞。海角天涯打一遭。後夜再三撈摝得。碧天雲靜一輪高。

  送曇知客歸感山

  嬾向人前送又迎。飄然去路一身輕。到家有問到家句。雨過瀟湘秋月明。

  刀鑷黃陳二生

  手持刀鑷謁桑門。叉手擎拳笑語溫。且說工夫精妙處。斷然毫髮不容存。
  双手乖如双眼乖。等閑淨出頂門埃。幾多鐵額銅頭漢。總被渠儂按過來。

  禮疎山塔(二)

  造塔當年事。喧傳直至今。示人千古意。與匠兩三金。不得羅山語。誰知矮叔心。瓣香來作禮。肯顧白雲深。
  江橫一練平。山色四時青。水足柴猶富。人多爨不停。無絃猶自韻。有耳幾曾聽。槁矣齊簷柏。頻看涕忽零。

  送孚藏主歸江西

  雲臥胸中蟠萬卷。舌端筆端皆具眼。評今論古知幾何。寥寥百年骨不冷。有孫挺特尤掀騰。富有蘊藉如弗能。韜光鏟彩事枯硬。不學乃翁牽葛藤。壁立萬仞出一語。佛祖應無啟口處。有時一默淵且深。盡大地人難指注。脚尖踢倒凌霄峯。揮劒活屠潭底龍。三條椽下四世界。破蒲團邊兜率宮。秋風忽起故山興。歸本無歸語何剩。江湖斫額應望君。莫作秤鎚落深井。

  將赴雪峯。示圭上人

  上人辭我去行脚。我亦早晚行脚去。天涯海角或重逢。鉢飯莖虀又相聚。自笑年登六十七。眼昏耳瞶脚無力。觸事無能只面墻。百千追悔有何益。少壯學道宜加鞭。危亡不顧勇直前。如一人與萬人敵。破堅挫銳成萬全。放牛歸馬群務息。好是太平無事日。塞北歸鴻截霧飛。江南野水連天碧。

  見侍者。乞語為入道蹊徑

  入道蹊徑無蹊徑。日用現行何不省。和南問訊已乖張。應對賓朋曾不隱。同盂共飯況三年。話破那知萬萬千。今日炷香重覓語。許時聚首成徒然。老僧更不能忉怛。痛掌寧辭當面搭。從教負痛走出門。呼天怨罵。齒沒舌禿口未合。

  題跋
  跋妙喜與管盈叔居士頌

  管公盈叔。居蘿湖。幸自不為藤蘿纏倒。無端誤入花木瓜林。惹得通身荊棘。江湖敏手。不能為之善解。從而加以爛葛。為蔓滋甚。予恐秀亦墮此。頴脫無繇。故揮以金剛王寶劒云。

  跋古巖送徽妙峯歸南嶽偈

  昔老妙峯。佩南堂正印。虎視諸方。而所居之剎。枯茅敗屋。僅庇風雨。人不堪其憂。而師獨安之三十年。不改其樂。予甞升其堂。每以人境不侔為恨。今觀古巖贈其歸衡嶽之語。雖靈山授記。不是過矣。吁。

  為龍維那。跋高原和尚煆髮頌

  珠回玉轉。錯落金盤。高原和尚。示人之舍利也。龍維那。既能寶之。幸毋以豌豆魚目混之。乃善。

  跋癡絕與嗣子明老法語。并書(明曾做維那)

  養子不須教落賺。自然會累紙沓幅之語。何婆嬭如是耶。當時。興化打克賓底主杖。幸自不在別人手裏。因甚放過。儻能盡令而行。則玉山今日未到如此。茲因郁禪人持來乞語。炷香展觀。殊為老叔惜。

  跋中洲鄭居士佛牙舍利頌軸

  佛牙舍利。世所希有。中洲藏之甚祕。皖翁訏露向人。雪峯一眾。讚之罵之。無非五綵畫虗空也。讚罵不及處。却請居士道。

  為見侍者跋無準癡絕書

  昔遊鐘阜凌霄之門。見其提唱。呵叱佛祖。不啻塵垢粃糠。今觀與南屏書。敬之愛之。雖祥麟瑞鳳不是過。但不知敬愛與呵叱孰是。見既寶此。當持以求頂門具眼者訂之。庶見二大老用處。逈出常情。不然。鼠聚乾薑何益哉。

  跋佛鑑佛海法語後

  予父兄。平昔多病。頗諳藥性。所說方子。雖各不同。點撿將來。皆經驗者。若依此修合。必無謬誤。若不依此修合。亦無謬誤。何故。纔形紙筆。已非妙訣也。韓子謂火其書。予於此軸亦云。

  題谷源不無軒朱文公墨跡後

  丁巳之夏。庚暑正隆。齋餘靜坐粟中世界。有大比丘名曰舟者。合掌而前曰。吾祖雲谷。與晦菴朱文公。為方外交。文公扁其軒曰不無。閱歲滋久。厥義未聞。願為宣說。予曰。坐。吾語汝。予非義學者。不無之義。又安能說。且以子舉此意。為此來扣我門。入我室。伸此問。謂非不無可乎。子。十二時中。折旋俯仰。嬉笑怒罵。語默動靜。應對進退。謂非不無可乎。三八五日。陞堂入室。鞠躬叉手。摳衣趨隅。目覩耳聞。心開意解。謂非不無可乎。文公未書。爾祖未揭。不無之名。已不可得而掩矣。子亦未舉。予亦未答。不無之義。已粲然在前矣。逮乎書而後揭。揭而後請。請而後說。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