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功。師曰。不共。又曰。混然無諱處。此外復何求。
  功功者。此功比前尤深。故名功功。洞山云。不共者。由前有共。今則不共。非特法不可得。非法亦不可得也。混然無諱處。此外更何求者。言理事混然。並無藏隱之迹。乃造道之極致。更有何求哉。然猶名功者。以視向上事。則亦屬人力造到。是亦功也。
  頌曰。頭角纔生已不堪。擬心求佛好羞慚。迢迢空劫無人識。肯向南詢五十三。

  永嘉欽頌

  到處相逢元不識。有時不識却相逢。師襄無目還如見。師曠能聰恰似聾(向)。
  金針密密繡鴛鴦。錦縫重重玉線長。挂向春園人不識。引他蜂蝶過來忙(奉)。
  顏生陋巷不堪憂。終日如愚樂自由。謾說坐忘為益矣。累他尼父一場愁(功)。
  淮南道士著真紅。勿謂情忘色是空。醮罷玉壇移斗柄。步虗一曲對春風(共功)。
  漢高初起沛豐間。三尺龍泉帝業安。待得叔孫成禮樂。元來不共汝同盤(功功)。

  洞山三種滲漏

  師謂曹山曰。末法時代人多乾慧。若要辯驗真偽。有三種滲漏。直須具眼。
  一。見滲漏。機不離位。墮在毒海。
  明安云。謂見滯所知。若不轉位。即在一色。
  二。情滲漏。滯在向背。見處偏枯。
  明安云。謂情境不圓。滯在取舍。前後偏枯。鑒覺不全。是識浪流轉。途中邊岸事。直須句句中離二邊。不滯情境。
  三。語滲漏。究妙失宗。機昧終始。濁智流轉。
  明安云。究妙失宗者。滯在語路。句失宗旨。機昧終始者。謂當機暗昧。語中宗旨不圓。句句中。須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始得妙音密圓也。

  泐潭炤頌(此三頌舊刻顛倒今正之)

  木人嶺上輕開口。石女溪邊暗點頭。堪笑當年李太白。夜來還宿釣魚舟(見)。
  天下谿山絕勝幽。誰能把手共同遊。回頭忽聽杜鵑語。笑指白雲歸去休(情)。
  昔年曾作參玄客。徧扣玄關窮要脉。更闌墨汁染皁衫。說向他人口門窄(語)。

  洞山賓主句

  師訪龍山。問如何是主中賓。山曰。青山覆白雲。問如何是主中主。山曰。長年不出戶。問賓主相去幾何。山曰。長江水上波。問賓主相見。有何言說。山曰。清風拂白月。師乃再拜。
  師問僧。何者是汝主人公。僧曰。現祗對者。師曰。苦哉苦哉。今時人類皆如此。祗認得驢前馬後底。將為自己。佛法平沈。此其兆也。賓中主。尚未明。況主中主乎。僧問。如何是主中主。師曰。闍黎自道取。僧曰。某甲道得祇是賓中主。(雲居代云。某甲道得不是賓中主)如何是主中主。師曰。不辭為汝道。相續也大難。
  僧問。廣德義。如何是賓中賓。師曰。蕩子無家計。飄零不自知。曰如何是賓中主。師曰。茅戶挂珠簾。曰如何是主中賓。師曰。龍樓鋪草座。曰如何是主中主。師曰。東宮雖至嫡。不面聖堯顏。
  四賓主者。主。即正。即體。即理。賓。即偏。即用。即事。理之本體。不涉於用者。名主中主。喻如帝王深居九重之內也。親從體發出用者。名主中賓。喻如臣相奉命而出者也。在用中之體。名賓中主。如閙市裏天子也。用與體乖。全未有主。名賓中賓。喻如化外之民。無主之客也。此四賓主。與臨濟不同。學者詳之。又有書載明安語。以四賓主配四料揀者。謬妄殊甚。乃偽譔之書也。

  天童覺頌

  平生心事結眉頭。滿面風埃鬢已秋。大抵出門無伎倆。奈何今日路貧愁(賓中賓)。
  日應經商利萬金。曉來古路問家音。分明得報尊親徤。爭奈難憑喜懼心(賓中主)。
  御樓吹角六街明。金馬將軍出禁城。閫外威權良有準。不傷風化自昇平(主中賓)。
  不動金輪萬德全。宸居苔合未排班。當頭諱字寰中禁。誰敢依稀犯聖顏(主中主)。

  綱宗偈

  金針雙鎖偈曰。金針雙鎖備。挾路隱全該。寶印當風妙。重重錦縫開。
  金針句。言偏正並用。不落一邊。亦非執於中道也。挾路句。言應機之路。正必挾偏。偏必挾正。其一雖隱而弗顯。其實偏正無不全該也。寶印句。言正中妙挾之印。當眾生之機感也。重重錦縫者。因眾生之機感。而五位法門。重重顯現也。
  金鎖玄路偈曰。交互明中暗。功齊轉覺難。力窮忘進退。金鎖網鞔鞔。
  明喻大功。暗喻正位。初用功時。是借功趨位。明中有暗也。次則借位明功。暗中有明也。至於功位齊彰。猶貴功位並轉。若力窮而不能轉。則事理之迹未消。聖凡之情未盡。是謂金鎖玄路。
  不墮凡聖偈曰。事理俱不涉。回照絕幽微。背風無巧拙。電火爍難追。
  前二偈。明正偏互用。此偈明正偏雙泯。乃返道之本源也。回照此境。非特無形迹可見。即幽微亦絕。而不可見矣。背風無巧拙者。以有機感。則巧拙斯形。此機感不到之地。何有巧拙哉。巧拙。指聖凡也。電火爍難追者。以有形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