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手持無字印。鐵馬金戈事正勤。未得歇時難自信。
  正中來。夜半梅花鬥雪開。一陣香風飄出谷。始知未許雪深埋。
  兼中至。出匣青蛇難擬議。陰陽反覆事何常。莫道相逢憑意氣。
  兼中到。事理全銷無可道。不是寒崖獨守空。本無變易閒名埽。

  曹山五相頌(此頌載五燈會元者俱錯列今依宗門玄鑒圖定之)

  白衣雖拜相。此事不為奇。積代簪纓者。休言落魄時。
  此即正中偏也。初悟此理。喻白衣拜相。然實本來尊貴。特暫沈淪耳。故有積代簪纓。暫時落魄之喻。
  王宮初降日。玉兔豈能離。未得無功旨。人天何太遲。
  此即偏中正也。王宮初降。喻初悟此理也。必假功勳以保任之。故以玉兔喻功勳。既未能無功。則尚滯人天。故曰人天何太遲。
  ⊙子時當正位。明正在君臣。未離兜率界。烏鷄雪上行。
  此即正中來也。子時當夜半。故以喻正位。明正在君臣。謂明此正位。如君之視臣。不可坐著尊貴。亦如臣之奉君。不可背不可犯也。未離兜率界。喻方在正位上轉身。尚未入俗也。烏鷄。喻正。雪。喻偏。烏鷄雪上行。乃轉正就偏之象。
  ○燄裏寒氷結。楊花九月飛。泥牛吼水面。木馬逐風嘶。
  此即兼中至也。燄。表偏。寒氷。表正。是偏中含正也。楊花。表偏。九月。表正。是正中有偏也。泥牛。木馬。皆表正。吼水面。逐風嘶。皆表偏。是理事兼至。偏正交參。不可得而思議者也。
  ●渾然藏理事。朕兆卒難明。威音王未曉。彌勒豈惺惺。
  此即兼中到也。造道之極。理事俱泯。非獨凡眼莫窺。即過去未來一切諸佛。亦不能窺。葢還歸於混沌之竅。本不可得而明也。
  五位之旨。當以洞山曹山之頌為指南。故今詳註之。後有作者。多失前人之旨。至於大陽玄。浮山遠二家頌。皆屬偽譔。全乖祖意。今刪之。

  五位答問

  僧問。如何是正中偏。
  汾陽昭云。玉兔既明初夜後。金鷄須唱五更前 宏智覺云。雲散長空後。虗堂夜月明 自得暉云。昨夜三更星滿天 大死翁云。黑漆老婆被白練。鼓山賢云。千尺井底夜燃燈。
  問。如何是偏中正。
  普賢秀云。輕烟籠皎月。薄霧鎖寒巖 宏智覺云。白髮老婆羞看鏡 大死翁云。白頭翁子著皁衫。自得暉云。白雲籠嶽頂。終不露崔嵬 鼓山賢云。將軍手持無字印。
  問。如何是正中來。
  汾陽昭云。旱地蓮花朵朵開。僧云。開後如何。汾云。金蕋銀絲承玉露。高僧不坐鳳凰臺 普賢秀云。松瘁何曾老。花開滿未萌 宏智覺云。霜眉雪鬢火中出。堂堂終不落今時 道吾真云。皎潔乾坤震地雷 自得暉云。莫謂鯨鯤無羽翼。今日親從鳥道來 鼓山賢云。肘後懸符出禁城。
  問。如何是兼中至。
  普賢秀云。猿啼音莫辨。鶴唳響難明 宏智覺云。大用現前。不存軌則 大死翁云。雪刃籠身不自傷 自得暉云。應無迹。用無痕 鼓山賢云。寶劒揮空不問誰。
  問。如何是兼中到。
  普賢秀云。撥開雲外路。脫去月明前 宏智覺云。夜明簾外排班早。空王殿上絕知音 大死翁云。崑崙夜裏行 自得暉云。石人衫子破。大地沒人縫 鼓山賢云。夜間墨汁染烏紗。

  洞山五位功勳

  僧問。如何是向。師曰。喫飯時作麼生。又曰。得力須忘飽。休糧更不饑。
  向。謂趣向。然必先知有。若不先知有。向箇甚麼。答。喫飯時作麼生者。謂日用動靜之間。不可須臾忘却也。得力須忘飽。休糧更不饑者。言向之專。則不暇計饑飽也。
  頌曰。賢主由來法帝堯。御人以禮曲龍腰。有時閙市頭邊過。到處文明賀聖朝。
  問。如何是奉。師曰。背時作麼生。又曰。只知朱紫貴。辜負本來人。
  奉。如承奉之奉。向而後奉。如人奉事長上。必先歸敬。而後承奉。若背。則不能奉。言背者。謂貪合外塵。乃背本分事者也。只知朱紫貴。辜負本來人。言其貪合外塵之事。
  頌曰。淨洗濃粧為阿誰。子規聲裏勸人歸。百花落盡啼無盡。更向亂峯深處啼。
  問。如何是功。師曰。放下鋤頭時。作麼生。又曰。撒手端然坐。白雲深處閒。
  把鋤頭。是有向奉。放下鋤頭。是不向奉。由前向奉之功。至此頓忘。故曰。放下鋤頭也。撒手端然坐。白雲深處閒者。謂契入正位也。猶名功者。即湧泉欣。所謂立中功。就中功也。
  頌曰。枯木花開劫外春。倒騎玉象趂麒麟。而今高隱千峯外。月皎風清好日辰。
  問。如何是共功。師曰。不得色。又曰。素粉難沈路。長安不久居。
  共功者。諸法並興。故曰共。洞山云。不得色者。乃為前位是一色。諸法俱隱。今位一色消盡。諸法俱現。一色不可復得也。素粉難沈跡。長安不久居者。亦指前一色。不可久居也。
  頌曰。眾生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萬別千差明底事。鷓鴣啼處百花新。
  問。如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