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話頭。行裏坐裏。著衣喫飯裏。不可須臾間斷。忽日撞破疑團。以破此百年夢境。則世間之寵辱。自不關心。世間之樂事。自不能為礙也。貧衲遊浮渡時。得聞居士上荊楚。不知急水灘頭曾吸盡否。百草頭邊曾會意否。若吸得盡。會得意。不可以龐家兒女為軌則。不妨乘小艇跨鄱陽。而上博山。與道人相見。烹活水聽松音。又是一番清境也。他日宰執權衡。為護法金湯。不待貧衲多囑耳。

  與何惺谷居士

  居士生平操履。余甚愛之。但知見太博。恐悟門妨于進益。世間因緣等事。似不必太勞攘。只須按下雲頭。睜開隻眼。提金剛之利劍。懸肘後之靈符。發諸人未發之心。到祖佛不到之地。不然。恐躭著解路。未免有算沙數寶之譏。紅紫亂朱之誚。居士具大力量。但為人太勁挺。初心者。難得親近。大凡與縉紳。及始發心者。相見時。以法啟廸之。以慈撫之。以悲救之。以方便導引。始得機感交孚。乃法門要徑耳。

  與徐止觀居士

  承諭。末法下衰。魔風熾盛。宗門冷落。主法無人。余甞于此撫几長嘆。可謂襟期不隔千里同風。但不識于此事中曾瞥地否。若此瞥地。不妨向祖師門下。拋磚引玉。撮土成金。垂手將來。與物作則。盡大地是魔。直從魔隊裏穿下過。盡大地是佛。直從佛頂[寧*頁]上行。然後向佛魔不到處。解三玄戈冑。碎五位鎗旗。黑漆桶裏。鑑貌辯色。無影樹下。嘯月吟風。脚跟下動步。覿體與博山相見。倘未得如是。禪警語不可不細嚼一遍。提一箇無義味話頭。做一場沒巴鼻勾當。一朝迸出頭來。渾身當宇宙。求其一眾生相。了不可得。何物在迷。何人在悟。居士與博山長太息。悉賸語也。貧衲掃一坐具地。與居士作不動軒。不識。居士以為何如也。

  上樊山王

  殿下天然貴胤。乘願力來遊此堪忍世界。導引群生。然行海重重。須懷兼利。交互融徹。與法相應。又至理深玄。非參莫透。靈心絕待。貴發親知。知與行符。名之曰智。紹隆佛種。其利博哉。殿下是過量人。已入密印三昧。不待貧衲贅語耳。小徒歸承瑤章寵賜。知殿下有夙世之緣。倘春水浪高。不妨乘舟舞棹。向博山浴龍池。逢場作戲。貧衲命侍者。別甑炊香。水鳥樹林。當為殿下。談實相也。

  與陳熈塘方伯

  疑情不起。是生死心不切。似與前諭中。不相符合。果生死心切。是誰二字不明。安得不疑。疑情頓發。心意識尚不起。況解路乎。雖兼淨土。決不可生自足想。安隱想。斯二種。是究心人大病。居士不可不知。識得是病。終不蹈此二途。祖不云乎。不斬黧奴誓不休。彼既丈夫。我胡不爾。是誰二字。是斷心意識底利斧。截解路底垣墻。出生死底要津也。參此二字法門。如韓信背水陣。不顧危亡。始得相應耳。只此一生。判百劫千生不了底公案。有智者。當以日代歲。身可寒。肚可饑。不可使話頭有間斷。只須迸破疑團。心意識及解路。氷消瓦解。始得大安樂。是大得便宜人。百千萬倍。不足為比也。何如。

  復余集生居士(附請書)

  大法之東流江左也。自康僧會始。於是趾其後者。代有隆替。而佛會之廣薦。禪宗之編集。於以不負付囑國王之慈旨。則自我 明皇帝二祖始。而一時從龍之臣。如沈翰林黃侍郎一流人。皆毅然以弘護為己任。此建業故事之可尋者。是故毒鼓不震。於 帝都多遺遠死。法輪不轉。自王臣半屬小機。和尚一國之師。人天之眼。而三十年來。若將有避焉。以偏處於江之右。抑亦興言及此乎。日者弟子(裕)不甘作門外漢。自遠趨風。一往入室。分鵞王之賸乳。竊獅子之片毛。掉鞅而歸。便自稱尊。無佛處。痾漉漉。如裨販然。冀以化此一方之五印。而都人士之羣為雄者。自是而效拙秀才之所為。於慧業中。知有丈夫事也。而王孫公族之號。最貴踞者。自是而效邵陵之所為。知有七處九會。四諦五時事也。而進賢輩之日支月支。不萬羊不屬猒者。自是而效顏清臣裴公美之所為。稍稍不諱浮屠法。知有四依十地。及流水寶勝事也。夫弟子(裕)而分賸乳。竊片毛也者。以試之。同類之攝入。上求下化。斯既然矣。況在和尚真獅子。真鵞王。來此驢羣鴨類之中。諸所攝入。又何似夫弟子(裕)而不忍同類之愈躁愈沉。尚不靳小慈。思一引手。況在和尚普觀大地。有一眾生不佛。若己推而納之泥犁。此之為興慈運悲又何似。而時至化起。機熟緣生意者。今茲適遇其期乎。此自和尚意中事。又何假弟子(裕)喋喋為哉。和尚其惠然肯來矣。鄉先進自儀臺僕大夫以下。若而人。宦陪京者。六曹以下。若而人。世守則元勳以下。若而人。實有問心。謹用臚列名狀。瓣香遙禮拜。使而行。自是翹勤西望。日日以幾。如歷饑渴。和尚其來矣。弟子(裕)一番拮据。頗費手口。總之從佛法起見。何敢告勩。萬期憫我專愚。且無使我不誠於初發意之俗漢。而因以阻若輩後來之轉機。則幸甚幸甚。菩薩戒弟子道裕再稽首。旻昭陳居士。為弟子(裕)無師社中善友之一。今為南中四眾。捧刺跋涉。不辭勞勩。此亦其猛利之一端矣。所期和尚。莫輕放過。先與三十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