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宛中。要精审。如某穴去某处几寸。与其穴去处同者。自各有经络。

  灸膏肓云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者。谓四肋必有三间。当中间灸。不灸边两间也。

  千金曰、经云横三间寸者。则是三灸两间。一寸有三灸。灸有三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也。

  又曰、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下节横过为一夫。夫有两种。有三指为一夫者。若灸脚弱。以四指为一夫也。(见香港脚。)

  针灸资生经第二

  穴名同异

  手有三里五里。足亦有三里五里。手有上廉下廉。足亦有上廉下廉。侧头部有窍阴。足少阳亦有窍阴。偃伏部有临泣。足少阳亦有临泣。既有五里矣。劳宫亦名五里。既有光明矣。攒竹亦名光明。肩有肩井。又有所谓中肩井。足有昆仑。又有所谓下昆仑。太渊太泉之名或殊。天鼎天顶之字有异。丹田初非石门。和 (明堂上经误作和字。)亦非禾 。阳跷实为申脉。本非跗阳。阴跷实为照海。本非交信。肩 之名扁骨。见于外台。悬钟之名绝骨。童子之名前关。见于千金注。如此者众。可不审处而针灸耶。苟不审处。则差之毫厘。有寻丈之谬矣。于是举其略以示世医。俾之谨于求穴云。

  针灸资生经第二

  点穴

  千金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子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许希亦云、或身短而手长。或手短而身长。或胸腹短。或胸腹长。或瘠或肥。又不可以一概论也。

  千金云、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体。无使倾侧。灸时恐穴不正。徒破好肉尔。(明堂云。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无令拳缩坐点无令俯仰。立点无令倾侧。)若坐点则坐灸。卧点则卧灸。立点则立灸。反此则不得其穴。

  千金云、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

  明堂下云、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皆宜审之。

  针灸资生经第二

  论壮数多少

  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又云。小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屎。)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曹氏灸法、有百壮有五十壮。短剧诸方亦然。惟明堂本经多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论。故后人不准。

  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头顶止于七壮。积至七七壮止。(铜人)若治风则灸上星、前顶、百会。皆至二百壮。腹背宜灸五百壮。若鸠尾巨阙亦不宜多。四肢但去风邪。不宜多灸。灸多则四肢细而无力。(明上)而千金于足三里穴、乃云多至三二百壮。心俞禁灸。若中风则急灸至百壮。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又不知其有一说也。下经只云若是禁穴。明堂亦许灸一壮至三壮。恐未尽也。

  千金云、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瓦斯不能着人。

  故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

  针灸资生经第二

  艾炷大小

  千金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又云。小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粪。)明堂下经云、凡灸欲艾炷根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即火气不能远达。病未能愈。则是艾炷欲其大。惟头与四肢欲小尔。至明堂上经乃云、艾炷根据小竹箸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又有一途。如腹内疝瘕 癖块伏梁气等。惟须大艾炷。故短剧曰、腹背烂烧。四肢则但去风邪而已。如巨阙鸠尾、虽是胸腹穴。灸之不过四七炷。只根据竹箸头大。但令正当脉灸之。艾炷若大。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灸多。令人血脉枯渴。四肢细而无力。既失精神。又加于细。即令人短寿。(见承浆穴。)此论甚当。故备着之。

  针灸资生经第二

  点艾火

  下经云、古来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枣桑竹八木。切宜避之。有火珠曜日。以艾承之得火。次有火镜耀日。亦以艾引得火。此火皆良。诸蕃部落用镔铁击KT 石得火出。以艾引之。凡人卒难备。即不如无木火。清麻油点灯。灯上烧艾茎点灸是也。兼滋润灸疮。至愈不疼痛。用蜡良方云、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今舟行人以铁钝刀击石穴。以纸灰为火丸。在下承之。亦得火。)或水精镜于日得太阳火为妙。天阴则以槐木取火。

  针灸资生经第二

  治灸疮

  下经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