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
明堂下云、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皆宜审之。



<目录>针灸资生经第二

<篇名>论壮数多少

属性: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又云。小
儿七
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屎。)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曹氏灸法、有百
壮有五十壮。短剧诸方亦然。惟明堂本经多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论。故后人不准。
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头顶止于七壮。积至七七壮止。(铜人)若治风则灸上星、前顶
、百会。皆至二百壮。腹背宜灸五百壮。若鸠尾巨阙亦不宜多。四肢但去风邪。不宜多灸
。灸多则四肢细而无力。(明上)而千金于足三里穴、乃云多至三二百壮。心俞禁灸。若中风
则急灸至百壮。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又不知其有一说也。下经只云若是
禁穴。明堂亦许灸一壮至三壮。恐未尽也。
千金云、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瓦斯不能着人。
故吴
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
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



<目录>针灸资生经第二

<篇名>艾炷大小

属性:千金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又云。小儿七日
以上
。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粪。)明堂下经云、凡灸欲艾炷根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即
火气不能远达。病未能愈。则是艾炷欲其大。惟头与四肢欲小尔。至明堂上经乃云、艾炷根据
小竹箸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又有一途。如腹
内疝瘕 癖块伏梁气等。惟须大艾炷。故短剧曰、腹背烂烧。四肢则但去风邪而已。如巨阙
鸠尾、虽是胸腹穴。灸之不过四七炷。只根据竹箸头大。但令正当脉灸之。艾炷若大。复灸多
。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灸多。令人血脉枯渴。四肢细而无力。既
失精神。又加于细。即令人短寿。(见承浆穴。)此论甚当。故备着之。



<目录>针灸资生经第二

<篇名>点艾火

属性:下经云、古来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枣桑竹八木。切宜避之。有火珠曜日。以艾承之得火
。次有火镜耀日。亦以艾引得火。此火皆良。诸蕃部落用镔铁击KT 石得火出。以艾引之。凡人卒
难备。即不如无木火。清麻油点灯。灯上烧艾茎点灸是也。兼滋润灸疮。至愈不疼痛。用蜡
良方云、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今舟行人以铁钝刀击石穴。以纸灰为火丸。在下承
之。亦得火。)或水精镜于日得太阳火为妙。天阴则以槐木取火。



<目录>针灸资生经第二

<篇名>治灸疮

属性:下经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
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青。于 火中煨熟。拍破。热熨疮十余遍
。其疮三日自发。予见人灸不发者。频用生麻油渍之而发。亦有用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
而发。亦有恐气血衰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滋养气血故也。盖不可一概论也。
予尝灸三里各七壮。数日过不发。再各灸两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灸左足一壮。遂发两
月。亦在人以知取之。若任其自然。则终不发矣。此人事所以当尽也。
凡着灸住火。便用赤皮葱薄荷煎汤。温洗疮周回约一二尺。令驱逐风气于疮口出。兼令
往来不滞。自然疮坏疾愈。(今人亦有恐水杀人。不用汤淋。)若灸疮退火痂后。用东南桃枝
青嫩柳皮煎汤温洗。能护疮中诸风。若疮内黑烂。加胡荽煎。若疮疼不可忍。多时不较。加黄连煎神效。
凡贴灸疮。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棉。冬用兔腹上白细毛。猫儿腹毛更佳。今人多以
膏药贴之。日三两易。全不疼。但以膏药贴。则易干尔。若要脓出多而疾除。不贴膏药尤佳。



<目录>针灸资生经第二

<篇名>忌食物

属性:既灸。忌猪鱼热面生酒动风冷物。鸡肉最毒。而房劳尤当忌也。
下经云、灸时不得伤饱大饥饮酒。食生硬物。兼忌思虑忧愁恚怒呼骂呼嗟叹息等。(今
下里人灸后。亦忌饮水。将水濯手足。)



<目录>针灸资生经第二

<篇名>避人神等

属性:千金云、欲行针灸。先知行年宜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