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而八分。
迎而七分。随而二分。手少阴络。迎而六分。随而一分。足少阴经。迎而六分。随而一分。
足少阴络。迎而一寸。随而五分。手厥阴经。
迎而七分。随而三分。手厥阴络。迎而六分。随而一分。足厥阴经。迎而八分。随而三分。
厥阴络。迎而九分。随而四分。斯皆经络相合。补生泻成。不过一寸。针入贵速。既入徐进
针出贵缓。急则多伤。明须慎之。勿为殆事。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右泻左补。转针迎随。补泻之道。明于此矣。
\x原夫指微论中。赜义成赋。\x 指微论三卷。亦是何公所作。探经络之赜。原针刺
之理。明荣卫之清浊。别孔穴之部分。然未广传于世。今于论内自取其义以成此赋。
\x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流注。\x 本论云。流者行也。注者住也。流为气血之
也。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如流水走蚁。涓涓不息。不可暂
止。又云。流而为荣卫。彰而为颜色。发而为音声。速则生热。迟则生寒。结则为瘤赘。陷
则为痈疽。故知流者不可止。若人误中则有颠倒昏闷之疾。又云。注者住也。谓十二经络。
各至本时。皆有虚实邪正之气。注于所括之穴。所谓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阖。气开当补泻
气闭忌针刺。圣人深虑此者。恐人劳而无功。岂可昧气开流注之道哉。其气开注穴之法。
七韵中说之矣。每披文而参其法。覆经而察其言。明谕其隐。皆知实虚总附。夫披文覆经者
学人之情也。既穷其理。赜其义。知其根。得其源。以见圣人之心乎。观何公作流注之赋
玄辞妙语。可谓达理。非是自炫也。移疼住痛。如有神针。
\x暴疾沉 至危笃。刺之勿误。\x沉 久病,虚弱之人。忽暴感疾于荣卫。传于脏
腑。其病必危笃而沉重也。明者是时深虑损益。慎勿轻忽。自恃聪俊。当须察其何经所苦。补泻
针刺。去之勿误也。
\x详夫阴日血引。值阳气流。\x 贾氏云。阳日气先脉外。血后脉内。阴日血先脉外
气后脉内,交贯而行于五脏五腑之中。各注井荥俞经合五穴。共五十穴。唯三焦受十经血气。
次传包络。又各注五穴。通前十二经。共六十穴。才合得十六难内六十首也。越人言。三部
九候。各有头首也。及素问言六十首。今世不传。既言不传。其文不载六十首字也。余以所
过为原六穴即是阴阳二气出入门户也。则阳脉出行二十五度。阴脉入行二十五度。则皆会于
六穴中出入也。其五脏五腑收血化精合处。便是逐经原气也。其余精者。助其三焦。其受十
经精气。则次传心包络。始十二经血气遍行也。如一经精气不足。则便成病也。既然有病。
即不根据此行度也。至令诸经失时。又更引毒瓦斯遍行。所流到处。即各见本经脉候。或大或小
或浮或沉。病患或寒或热。或轻或重。因证取之耳。
\x口温针暖。\x 凡下针。先须口内温针令暖。不唯滑利而少痛。亦借已和气与患者
荣卫无寒暖之争。便得相从。若不先温针暖。与血气相逆。寒温交争。而成疮者多矣。
\x牢濡深求。\x 经云。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气来实牢者为得。虚濡者为失。凡
欲其补泻。即详五脏之脉。及所刺穴中。如气来实牢者可泻之。虚濡者可补之也。
\x诸经十二作数。络脉十五为周。\x 手足各有三阴三阳之脉。合为十二经脉。每一
经各有一脉络。余有阳跷之络。阴跷之络。脾之大络。合为十五络脉。周者。为十二经十五络二
十七气。周流于身者也。
\x阴俞六十脏主。\x 脏谓五脏肝心脾肺肾。并心包之脉。合之有六。俞谓井荥经合
非皆俞也。然井荥俞经合者。肝之井。大敦穴也。荥。行间穴也。俞。太冲穴也。经。中封穴也
合。曲泉穴也。心之井。少冲穴也。荥。少府穴也。俞。神门穴也。经。灵道穴也。合。
少海穴也。脾之井。隐白穴也。荥。大都穴也。俞。太白穴也。经。商丘穴也。合。阴陵泉
穴也。肺之井。少商穴也。荥。鱼际穴也。俞。太渊穴也。经。经渠穴也。合。尺泽穴也。
肾之井。涌泉穴也。荥。然谷穴也。俞。太溪穴也。经。复溜穴也。合。阴谷穴也。心包之
井。中冲穴也。荥。劳宫穴也。俞。大陵穴也。经。间使穴也。合。曲泽穴也。五脏之俞。
各有五。则五五二十五俞。并心络五俞。共三十。以左右见言之。六十俞穴也。
\x阳穴七十二腑收。\x 腑谓六腑。非兼九形腑也。穴。俞穴也。亦谓井荥俞原经合
也。肝之腑胆。胆之井者。窍阴穴也。荥。侠溪穴也。俞。临泣穴也。原。丘墟穴也。经。阳辅
穴也。合。阳陵泉穴也。心之腑小肠。小肠之井者。少泽穴也。荥。前谷穴也。俞。后溪
穴也。原。腕骨穴也。合。小海穴也。脾之腑胃。胃之井者。厉兑穴也。荥。内庭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