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说∶“既
云闭气于胸膈,恐是不闭鼻中气,只以意坚守此气于胸膈中,令出入息,似动不动,氤氲
缥缈,如香炉盖上烟,汤瓶嘴中气,自在出入,无呼吸之者,则鸿毛可以不动。若心不
起念,虽过三百息可也。”可见不息之法,不是停止呼吸,而是使吸入之气,在体内有所
停留。练习要点是∶一是要使呼吸深长细匀,由呼吸浅短、次数多,而变成细长、中间停
闭,次数少。正常人的呼吸,平均每分钟16~20次。练不息功日久后,可达到每分钟3~4
次,甚至1~2次,而不感气闷不适,仍然自然舒适。二是要配合数息,默数鼻端吸入气后的
次数,从一数至十或数
百。使气闭时间自然延长。三是以意守气于胸膈肺(华盖)中,使气似动非动,
如烟如雾,弥漫于体内。但闭气法的练习一定要渐进,自然,切勿硬闭,
而使气憋、头闷,产生不良副作用。文中的“自极七息”的“自极”,字义虽是尽量
用力,但不是说要用力憋气、闭气,而是要使呼吸尽量深细匀长,每分钟内减少
呼吸次数。清・李涵虚《道窍谈》中说∶“一呼一吸名曰一息,须顺其自然。”要是
硬闭拖长时间,就会“使气则竭,并气则伤。”因此,停闭呼吸法,无论是呼停闭气,
还是吸停闭气,在练功初期都不宜随便应用,必须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在形成深长的
腹式呼吸和匀细入出后,方可渐进而不息。初期停闭时间不宜太长,不息太长,常会引
起气机壅塞,甚至胸闷、头晕、胸胁不适、疼痛,腹胀等。
2、纳气法
纳气法,即是吐纳法。可用鼻纳气,口吐气或口纳气,鼻吐气。如本篇十一法说∶“
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十二法说∶“口纳气,振腹七息”。《王子乔八神导引法》认为
纳气的要领是∶“勿有所念,定意,乃以鼻徐纳气,以口吐之,各致其脏所,竟而复始,欲
休先极之而止,勿强长息,久习乃自长矣。气之往来勿令耳闻。”或“徐以口纳气,填
腹自极,息欲绝,徐以鼻出气。”也就是说纳气之法,吸气要徐徐而行,安心定志,排除杂念
,专心吸气使达腹内而气沉丹田,气息达到一定限度后,慢慢以鼻出气,呼吸出入时要微
细均匀,使耳不能闻及往来。切忌强硬延长呼吸,要循序渐进,久习自然便会深长。纳气法是
气功的基本功法,练习时要从自然柔和入手,首先要精神安宁,形体放松,然后从自然呼吸
练习起,逐步使呼吸深长,使气被纳入肺内时,
“不迟不速”、“勿忘勿助”、“必轻必和”,如蚕吐丝,绵绵不断,形成深长、
细匀的腹式呼吸。然后以意念引导吸呼.徐徐送气入腹部脐下,产生一种因横膈
下降,而使气体下沉丹田的感觉,所谓“填腹”、“振腹”、“胀腹”及“腹内
松静气腾然”即是气沉丹田的感觉和表现。古人认为纳气务求“调柔入细,引短令
长”才能使“呼吸绵绵,深入丹田”。
3、引气法
引气法就是行气法、导气法。如第一法说∶“行气从头至足止。”三法说∶
“从头上引气,想以达足之十趾及足掌心。可三七引,候掌心似受气止。盖谓上引泥
丸,下达涌泉是也。”十三法说∶“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使脚趾头使气出。”
这是一种运用意识使“内气”循一定路线营运,如从头至足,从丹田至脊,上脑内等,
意气相根据,以意行气的功法。道家的“大小周天功”、佛家密宗的“贯气法”均与此
相似。《鸡峰普济方》认为∶“意者气之使,意有所到则气到,每体不安处。则微闭气,
以意引气到疾所而攻之,必瘥。”引气法是一种以意引气攻疾祛病的方法,具体功法有三
种∶
(1)引气攻病法。如《养性延命录》说∶“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
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本篇“行气从头至足止,愈疽、
疝、大风、偏枯、诸风痹”,《疝气门》“引腹中气,遍行身体。去疝瘕病。”等便是引
气攻病的例子。
(2)引气营运法。如“上引泥丸,下达涌泉”法。泥丸是道家术语,即是脑内或头
顶部位。《黄庭内景经》说∶“脑神精根字泥丸。”涌泉是穴位名,位于前足心凹陷,足
底的前三分之一处。以意念“存想自身从首至足,又自足至丹田,上脊膂,人于泥丸,
想其气如云直贯泥丸”(《天隐子》)或“闭口缄息,存想气真气自尾闾升夹脊,
透泥丸,逐其邪气”(《逍遥子导引诀》)。本法是古代练功家常用的整体行气法,
后世又将此法发展成了“大、小周天法”等全身性引气营运法。具体练法请参照本书
《老人门・通玄集周大法》。
(3)引气外出法。如“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