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燥屎五六枚。及二阳并病潮热。及阳明下
后心中懊 而烦。胃有燥屎。及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此有燥屎。及少阴
证口燥咽干。或自利清水色纯青等证。俾奏功于顷刻。小承气取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之义。
阳明病热未潮。大便不硬。恐有燥屎。少与此汤转矢气者。可与大承气攻之。若不转矢气者
不与。及太阳病吐下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令邪去而正不伤。论中逐条俱有深义。
张令韶云。胃与大肠小肠交相贯通者也。胃接小肠。小肠接大肠。胃主消磨水谷。化其精微
。内灌溉于脏腑。外充溢于皮毛。其糟粕下入于小肠。小肠受其糟粕复加运化。传入于大肠
。大肠方变化传道于直肠而出。故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是大承气者。所以通泄大肠而上承热气者也。故用朴实以去留滞。大黄以涤腐秽
。芒硝上承热气。小承气者。所以通泄小肠而上承胃气者也。故曰微和胃气。是承制胃府太
过之气者也。不用芒硝而亦名承气者以此。若调胃承气。乃调和胃气而上承君火之热者也。
以未成糟粕。故无用枳、朴之消留滞。此三承气之义也。承者制也。谓制其太过之气也。故
曰。亢则害承乃制。
柯韵伯曰。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

是气药为臣。名小承气。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味寡性缓。制小其服。欲微
和胃气也。大小之分以此。且煎法更有妙义。大承气用水一斗。煮枳、朴取五升。内大黄再
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何哉。盖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先化
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若小承气以三味同煎。不分次第。同一大黄而
煎法不同。此可见微和之义也。
按张宪公云。承者。以卑承尊而无专成之义。天尊地卑。一形气也。形统于气。故地统
于天
化糟粕。运精微。而成传化之府。岂专以块然之形亦惟承此干行不息之气耳。汤名承气。确
有取义。非取顺气之义也。宪公此解。超出前人惜其所着伤寒类疏。未刊行世。宪公讳孝培。
古吴人也。



<目录>卷五\阳明方

<篇名>猪苓汤

属性: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脉浮发热者主之。
猪苓(一两) 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 滑石(一两) 阿胶(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歌曰 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去渣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述 此汤与五苓之用。有天渊之别。五苓散治太阳入本。太阳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
是暖
亡阳。而里热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之津液也。若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
方中阿胶。即从利水中育阴。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故仲景云。汗多胃燥。虽渴而里无热
者。不可与也。



<目录>卷五\阳明方

<篇名>蜜煎导方

属性:治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也。大便虽硬。不可攻之
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也。(内台方原文。)
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之。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
锐大
字正韵直略切。粘也。)



<目录>卷五\阳明方

<篇名>猪胆汁方

属性: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原
歌曰 蜜煎熟后样如饴。温纳肛门法本奇。更有醋调胆汁灌。外通二法审谁宜。
蔚按。津液内竭。便虽硬而不宜攻。取蜜之甘润。导大肠之气下行。若热结于下。取猪
为水
之物一下。而无形之热亦荡涤无余矣。
按内台方云。将蜜于铜器内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搅之勿令焦。滴水中坚凝。可用。
蘸皂
汁二枚。以小竹管插入胆口留一截。用油润。内入谷道中。以手将胆捻之。其汁自内出。一
食顷。当大便下。又用土瓜根削如指状。蘸猪胆汁内入谷道中。亦可用。



<目录>卷五\阳明方

<篇名>茵陈蒿汤

属性:治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
渴欲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此方主之。又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
不利腹微满者。此方主之。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