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面色青黑。六脉
俱沉。两尺脉伏。乃阴毒也。用豆大艾丸。隔大蒜片灸气海、(脐下一寸半。)关元、(脐下
三寸。)二穴。各灸百壮。以手足暖为度。更服羌附汤。羌活。附子。(制)干姜。(炮。)茴
香。(各一钱)木香。(五分)加黑枣二枚。水煎服。
〔中恶〕 多由暮夜登厕。或行人所不到之地。忽然眼见鬼物。卒然僵仆。四肢逆冷。
两手拳屈。甚者口鼻出血。惟心腹俱暖。凡遇此症。切勿移动。即令众人围绕。打鼓烧火。
或焚紫金锭、檀香、苏合香、樟木之类。直候省知人事。方可移归。用菖蒲根生捣绞汁。灌
口鼻中即醒。或用紫金锭磨灌下。或用犀黄。(五钱锉细。)麝香。朱砂。(各二钱五分。)俱
研细。水调服二钱。凡中鬼祟。一时不醒。用麦大艾丸。灸人中穴。一壮即醒。或于两脚大
拇趾离甲一韭叶处。各灸七壮亦效。



<目录>卷一

<篇名>风痫诸症

属性:〔总论〕 痫病有五。多属痰迷心窍。故一时病作。或类猪羊六畜之声者。皆应乎脏腑
之所属。亦有得之大惊恐者。
〔风癫不识人〕 伏龙肝。(即灶心土。)水调五分或一钱服。凡风痱卒然口噤。手足强
直。俱可用此。
〔暗风痫症〕 及痰涎晕闷欲绝者。芭蕉油饮之。得吐即愈。(取油如取漆法。削竹筒
插蕉树上。) 腊月乌鸦一只。盐泥固济。于瓦罐中 过。出火性。为末。入朱砂末。五钱。

〔痰迷〕 风痰迷闷不识人。及肺热痰实。胸膈不利。其法用半夏。火硝。为末。糊丸
绿豆大。姜汤下五十丸。风加南星。(汤泡七次。)热甚加黄芩。 一方加朱砂。雄黄。各少
许。小儿牛胆汁为丸。
〔风邪痫疾〕 皂荚。(四两。存性。)苍耳。(四两。连根茎。)陀僧。(一两)为末。
蜜丸朱衣。每服二三十丸。枣汤下。日二服。稍退日二丸。
〔妇女郁气风痰〕 郁金。(七两)明矾。(三两)为末糊丸。白汤下五十丸。(亦治痫
症。一妇人。病狂十年。遇异人授方。初服心间如有物脱去。神气洒然。再服而愈。)
〔心风痰迷颠痫〕 甘遂。(二钱)为末。取猪心血和匀。入心内。纸裹煨熟。为末。
入朱砂一钱。分作四丸。每服一丸。猪心煎汤送下。以泻下恶物为效。不泻再服。并治妇女
心风血邪。
〔急救痰晕方〕 生姜汁。(一小盏。)砂糖(四两)和匀。入盐少许。白汤调服。
〔化痰丸〕 治风痰痫症。生白矾(一两)红茶。(五钱)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一
岁十丸。茶汤下。大人五十丸久服痰自大便中出。断病根。
〔痫病神方〕 牙皂。(四两)陀僧。(一两)为末。蜜丸朱砂为衣。每服二三钱。滚水
下。终身忌食一切诸血。
〔失心疯〕 闹杨花根。(竹刀掘取。勿犯铁器。去梗。用皮五钱。木杵捣碎。)金首饰。
(重五七钱)珍珠。(五分。豆腐煮数滚。布包槌碎。同灯心碾末。)将前二味。用水二碗。

砂子
母。
神。当归
分)用猪心一
浸蒸饼为丸
。杵极坚。丸如黍米大。食后灯心汤服二钱。 狂邪发作无时。披头大叫。不避水火。惟苦
参一味为末。蜜丸桐子大。薄荷汤服。



<目录>卷一

<篇名>感冒伤风

属性:〔总论〕 凡人坐卧当风。或起居失于衣被。风邪之气。从毛孔鼻中而入。所感者浅。
在于经络腠理之间。故身体憎寒壮热。头痛面赤。或四肢逆冷。无汗恶寒。或咳嗽痰稠。鼻
塞声重。左脉浮缓。口能知味者是也。宜用紫苏。陈皮。行气轻浮之药发散。若多服姜汤。
重被盖覆。风邪入里。反成热咳者有之。宜戒生冷。勿使风邪变成寒中。慎之。
〔鼻塞咳嗽胸胁吊痛发热口渴〕苏叶。广皮。前胡。葛根。薄荷。(各一钱) 杏仁。
姜半夏。炙桑皮。桔梗。(各一钱半) 加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服。 如上攻头痛。
鼻塞声重。防风。荆芥穗。(各一钱半) 薄荷。川芎。白芷。细辛。(各一钱) 甘草。(五
分) 加葱白三茎。水煎服。
〔四时感冒风寒〕 初起。葱白(连须五茎)生捣。滚酒冲服。 如身痛。头痛。腰脊
强。
发热不散。不思饮食。羌活。(八分) 川芎。白芷。苍术。生地。黄芩。防风。(各一钱) 细
辛。(八分) 加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如恶心。去(黄芩生地。)如有汗。(加白
术。去苍术。) 如口渴。加(知母。煨石膏)如两头角痛。及寒热胁痛。加柴胡。如鼻塞。
加苏叶葱白。 周身连项脊疼痛。用羌活。能散肌表之寒邪。定痛。 川芎。辛温。能散风
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