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x帝曰∶天地之气,何以候之?\x
天地之气,何以候之于人。
\x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x
\x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x
天地之气,五运六气也。胜复之作,淫胜郁复也。运气之变,发为民病,非诊候之可知也。故诊脉
之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即此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之谓也。
\x帝曰∶间气何如?\x
间,去声。
\x岐伯曰∶随气所在,期于左右。\x
司天左右之气,在泉左右之气,谓之间气。如少阴司天,则左太阴右厥阴,谓之间气,而居乎上。
阳明在泉,则左太阳右少阳,
谓之间气,而居乎下。是随司天在泉之气,而期于左右也。
\x帝曰∶期之奈何?\x
期于左右,何以验之∶故问期之奈何。
\x岐伯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x
从,同也。违,逆也。从其气者,岁中主时之气,与加临之间气相同,如初之气厥阴风木,而丑
未之岁,厥阴风木加于初气,是从其气也。从则阴阳相合,故和。违其气者,主时之气,与加临之气
相逆,如初之气,厥阴风木,而卯酉之岁,太阴湿土加于初气,木刑其土,是违其气也。违则加临受制,故病。
\x不当其位者病。\x
不当其位,即上文云,以下临上,不当位也。如卯酉之岁,太阴湿土加于初气之厥阴风木,则少阳
相火加于二气之少阴君火,以下临上,不当其位,故病。
\x迭移其位者病。\x
迭,代也。间气加临其主时正位之气,代为移易,间气乘主,非其时而有其气,故病。
\x失守其位者危。\x
失守其位者,非其主气之时而乘侮之,虚其本位而失守也。如初气厥阴风木,燥金之气乘所不胜而侮
之,则金失守其位,至阳明燥金主气之时,不能自旺故危。危,无以自立也。
\x尺寸反者死。\x
少阴君火不司气化,五运南北之政,则司天在泉,尺寸当不应,而响应者,失其常也,故死。
\x阴阳交者死。\x
《评热病论》云∶“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
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x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x
应,平声。
结上文左右间气加临,必先立其主气之年,以知其间气之左右
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
\x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化生?\x
天地人万物,皆有寒暑燥湿风火之六气,故举六气之合于人,而化生万物以问。
\x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x
\x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x
\x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脏为肝。\x
此下皆申明六气合于人身,而化生万物之意。文同《阴阳应象
大论》,解在本篇。此则曰,化生气,化生五味之气也,在气为柔,风木之气柔和也。
\x其性为喧,其德为和,其用为动。\x
日暖曰喧,春时天日始暖,故其性为喧。阳和始布,故其德为和。性喧德和,气机旋转,故其用为动。
\x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x
彼苍者天,色之青也。其化为荣,物始生也。其虫毛,森森之象也。
\x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x
散,敷布也。其政敷布,则其令宣发。摧拉,解散也。陨,崩坠也。眚,灾害也。其变摧
拉,则其眚为陨。
\x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x
曲直作酸,故其味为酸。肝志善怒,故其志为怒,而怒则伤肝。悲者,忧之类,肺之情,金能平木,故
悲胜怒。风气伤肝,而燥胜风,酸味伤筋,而辛胜酸,皆金能平木之意。
\x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x
\x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脏为心。\x
解见《阴阳应象大论》。此则曰,在气为息,呼吸之息,乃阳热之气也。
\x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躁。\x
炎夏曰暑,南方火热,故其性为暑。火气彰明,故其德为显。性暑德显,气机迅疾,故其用为躁。
\x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虫羽。\x
丹天之气,色之赤也。其他为茂,物之盛也。其虫羽,飞动之象也。
\x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 。\x
明,犹显也。郁蒸,盛热也。其政为明,则其令盛热。炎烁,火热也。燔 ,火热之极也。其变炎
烁,则其眚燔 。
\x其味为苦,其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