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阳虚皆有之者。阴极能生热也。故见脉在浮大边。即
当知阴不能维阳。肾为阴之主务。交其心肾而精血自足。见脉在细小边。即当知阳不能
胜阴。脾为阳之主。即补其中气。而三阳自泰。故仲景特拈此二大扇。以为后人治虚劳
之准。至阴虚热极而燥。此虚劳之坏证也。朱奉议创出滋阴一法。授庸医以耽延时日根据
阿附和之术。大失治虚劳正法。后人见滋阴亦有愈者。乃用参不用参。聚讼不已。岂知
仲景以行阳固阴为主。而补中安肾。分别用之。不专恃参。不专滋阴。为恢恢游刃也哉。
按阳虚阴虚。古人亦有是说。而朱紫之最混者。薛立斋倡之。张景岳和之。至于今
止知多寒者可施 术姜附等为阳虚。多热者可施地冬归芍等为阴虚。而斯道扫地尽矣。
余于前注。亦以阴虚阳虚分析。然而里急腹中痛。四肢 疼。手足烦热。脾虚也。悸。
心虚也。衄。肝虚也。(男元犀按。血从清道出为鼻衄。从浊道出为吐血。下溢为便血。
统属于冲任督之脉为病。以冲任督之脉。皆丽于肝也。)失精。肾虚也。咽干口燥。
肺虚也。五脏皆属于阴。故谓为阴虚之病。然内经云、脾为阴中之至阴。又云、阴病治
阳。故必先以温药建其脾土。而五脏皆循环而受益。谓为阳虚。盖以阴之失阳而
虚也。(男元犀按。此注又从前注深一层立论。阴虚阳虚分解。犹是为中人以下说法。)
\x小建中汤方\x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饴糖(一升)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虚劳里(虚脉)急(以及眩悸喘渴失精亡血腹痛)诸(证之)不足。(相因而至。以
)黄 建中汤主之。
此一节即前节之证。前节之方。而推展言之也。
尤在泾云、里急者。里虚脉急。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并俱不足。而
眩悸喘渴失精亡血等症。相因而至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
虚塞空。则黄 尤有专长也。
\x黄 建中汤方\x
即小建中汤内加黄 一两半。余根据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
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二两。(按气短何以不加人参。胸满何以不加橘皮。
而俱加生姜乎。腹满加茯苓。以茯苓不根不苗。得气化而生。以气化者气化。犹为思议
可及。而去枣者。恐枣之甘能壅满乎。何以饴糖甘草之大甘。而不去乎。又何以疗及
肺虚损不足乎。补气加半夏。更为匪彝所思。今之医师。请各陈其所见。)
虚劳腰痛。(为肾气虚而不行。)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为膀胱之气。虚而
不化。以)八味肾气丸主之。
此补言下焦之证治也。八味肾气丸为温肾化气之良方。若小便多者。大为禁剂。自
王太仆着元和经。极赞其功。然用者颇少。至薛立斋以之统治百病。赵养葵之医贯。奉
为神丹。李士材张景岳因之。以治
本一说。文其模糊两可之术。误人不少。又按、金匮于桂枝龙骨牡蛎汤后。突出天雄散
一方。与前后文不相连贯。论中并无一言及之。以致各注家疑为后人所附。而不知此方
绝大议论。方中白术为补脾圣药。最得土旺生金。水源不竭。纳谷者昌。精生于谷之
义。且又得桂枝化太阳之水腑。天雄温少阴之水脏。水哉水哉。其体本静。而川流不息
者。气之动。火之用也。更佐以龙骨者。盖以龙属阳。而宅于水。同气相求。可以敛纳
散漫之火而归根。以成阴阳平秘之道。金匮于虚劳证。穷到阴阳之总根。而归之于肾。
曰腰痛。曰小腹拘急。曰小便不利。略拈数证。以为一隅之举。恐八味肾气丸之力量不
及。又立此方。诚为炼石补天手段。其证治方旨。俱未发明者。即内经禁方之意。重其
道而不轻泄也欤。
\x八味肾气丸方\x (见妇人杂病)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此方虚劳内外。皆见不足。不止上节所谓里急诸不足也。不足者补之。前有建中黄
建中等法。又合之桂枝加龙牡等法。似无剩义。然诸方补虚则有余。去风则不足。凡
人初患伤风。往往不以为意。久则邪气渐微。亦或自愈。第恐既愈之后。余邪未净。与
正气混为一家。或偶有发热。偶有盗汗。偶有咳嗽等证。妇人经产之后。尤易招风。凡
此皆为虚劳之根蒂。治者不可着意补虚。又不可着意去风。若补散兼用。亦驳杂而滋弊。
惟此丸探其气味化合所以然之妙。故取效如神。
\x薯蓣丸方\x
薯蓣(三十分) 人参(七分) 白术(六分) 茯苓(五分) 甘草(二十分)
当归(十分) 芍药(六分) 白蔹(二分) 芎 (六分) 麦冬(六分) 阿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