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泻火。即是养阴。附子之辛热导火。亦是养阴。功同肾气丸。但肾气丸金
匮中五见。皆从利小便中而治各证。不若此方之泛应曲当也。究之偏于阴虚者宜此。否
则原方及小建中等方。阴阳并理。面面周到。可谓入神。(唐王焘外台秘要。多用仲师
短剧方。)
\x桂枝龙骨牡蛎汤方\x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龙骨 牡蛎(各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男(元犀)按、龙者。天地之神也。龙骨者。龙之所脱也。海者。水之所归也。牡
蛎者。海气之所结也。古圣人用此二味。绝大议论。今人以固涩止脱四字尽之。何其浅
也。
\x天雄散方\x
天雄(三两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按。天雄药铺无真。当
以大附子代之。)
尤在泾云、此疑亦后人所附。为补阳摄阴之用也。男(元犀)按、尤注未确。先君
移于八味肾气丸方之后。而详注之。可谓发前人所未发。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元阳不足也。阳不足则不能卫外而为固。且阳病而阴
不能自长。阴亦不足。故不能自守。而)善盗汗也。人年五六十。(阳气就衰。脉不宜
大。而)其病脉(反)大者。(非真阳之有余。乃虚阳之上亢。)痹挟(脊)背(之左
右两)行。(为太阳之经道。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虚则痹而不行也。)若(阳气以劳
而外张。外张则寒动于中。而为)肠鸣。(火热以劳而上逆。上逆则与痰相搏。而生于腋
下为)马刀。(生于颈旁为)侠瘿者。皆为劳得之。脉沉小迟。(三者相并。是阳气全
虚。故)名脱气。(气脱则躯乃空壳。)其人疾行。则(气竭而)喘喝。(阳虚则寒。
寒盛于外。则)手足逆寒。(寒盛于中。则为)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脉(轻
按)弦而(重按)大。弦则为(阳微而递)减。大则为(外盛而中)芤。减则(阳不自
振)为(诸)寒。芤则(阴不守中)为(中)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革脉不易明。
以弦减芤虚二脉形容之。则不易明者明矣。
见此脉者。)妇人则(不能安胎而)半产(不能调经而)漏下。男子(不能统血。)则亡
血(不能藏精。则)失精。
自男子平人脉虚弱微细起。至亡血失精止。隐承第一节脉极虚亦为劳意。分四小节。
言虚阴盛而真阳衰者。故以脉之沉紧弦细边为主。而间有芤大者。仍现出阴虚之象。盖
以阳根于阴。阳病极则并伤其阴也。小注中以阴阳分疏。即此故也。下一节约其大要以
出方。再下一节。从前方而推进一步。再下一节。以阴阳之总根在下。举一少腹。一小便。
以示一隅之举也。
(阳虚之证。前论颇详。兹再约其大要。而出其方治。)虚劳(病如元阳之气不能内
充精血。则营枯而虚。为)里急(为)悸(为)衄。(为)腹中痛。(为)梦失精。(如
元阳之气不能外充四肢口咽。则气虚而燥。为)四肢 疼。(为)手足烦热。为咽干口
燥。(内经云。劳者温之。又云。调以甘味。以)小建中汤主之。
此为阳虚者出其方也。然小建中汤调其阴阳。和其营卫。建其中气。其用甚广。附
录尤注于后。
尤在泾云、此和阴阳调营卫之法也。夫人生之道。曰阴曰阳。阴阳和平。百疾不生。
若阳病不能与阴和。则阴以其寒独行。为里急。为腹中痛。而实非阴之盛也。阴病不
能与阳和。则阳以其热独行。为手足烦热。为咽干口燥。而实非阳之炽也。昧者以寒攻
热。以热攻寒。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惟以酸甘辛药。和合成剂。调之使和。则阳就于
阴。而寒以温。阴就于阳。而热以和。医之所以贵识其大要也。岂徒云寒可治热。热可
治寒而已哉。或问和阴阳调营卫是矣。而必以建中者何也。曰、中者脾胃也。营卫生成
于水谷。而水谷转输于脾胃。故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运之轴。
而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极于偏。是方甘与辛合而生
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是
故求阴阳之和。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徐忠可云、劳字从火。未有劳
症而不发热者也。又劳字从力。以火能蚀气。未有劳症而力不疲者也。人身中不过阴阳
血气四字。气热则阳盛。血热则阴盛。然非真盛也。真盛则为气血方刚。而壮健无病矣。
惟阴不能与阳和。阳不能与阴和。故变生以上数节所列之证。阴阳中更有阴阳之分。
寒热互见。医者当如堪舆家按罗经以定子午。则各向之宜忌。以及兼针之可否。无不可
按法而行矣。至于亡血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