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责于寒。亦不尽然。又谓伤寒三阳下利。身必热。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下利。身凉无热。此亦言其大概耳。总以审察病机。色脉合参为首要。

  俞君明辨病因。别风寒热食四端。对证发药。分际自清。庶不致草率误人矣。虽然。凡病一起即下利。甚至洞泄不止。如俗称漏底者。虽由外感。必夹内伤。死证甚多。约计之则有六。(一)下利谵语。两目直视。(二)下利厥逆。烦躁不眠。(三)下利发热。厥逆自汗。(四)下利清谷。肢厥无脉。灸之不温。脉终不出。(五)下利一日十数行。脉反实。(六)下利脉弦。大热不止。此六者。虽对证施治。竭力挽救。效者甚鲜。不效者多。虽医圣如仲景。《伤寒论》具在。善用其方者。亦未必方方奏效也。食古不化者。其亦深长思哉。

  【荣斋按】“漏底伤寒”是伤寒症中的一个证候,不是伤寒外另有所谓漏底伤寒。

  这个名称,深入在一般医家和病患的心目中,成为习俗的、可怕的一个病名。上海丁仲英先生把它的病状、病理和治法,简单介绍出来,他说:“有人于此。初起一二日。身发大热。至三四日。热甚而为焦渴烦躁。至五六日。躁甚而至于四肢忽然厥冷。甚则过于肘膝。厥甚。则神情烦躁者。至此转为呆钝。当此之时。设大便忽尔泄泻如注。甚则纯下清水。按其脉。轻举不可得。重手按之。始觉指下跃跃大动。参其证情。似为三阴虚寒之证。然无初起发热之理。无以名之。乃巧立漏底伤寒之名。证情如此。无经验之医家。必以为非救逆回阳。

  不足以挽回。于是以参苓 术补其虚。附桂萸姜温其阳。恐其厥之不回。利之不止。而卒至厥冷不回。利下不止。以至撤手长逝。医家病家。卒不致悟。遂委为此症之难治。

  故一闻漏底寒伤。莫不惊惶相告。以为九死一生。回春无计矣。不知所谓漏底伤寒者。

  大多为热结旁流之证。《内经》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是也。《伤寒论》云。下利谵语。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大黄、川朴、枳实)又云。少阴病下利清水。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浓朴、枳实)此明示人为热结旁流。急当用下法。去其实热。病可转机。热结旁流之原因为肠受,疾病之影响。失其蠕动作用。粪积不下。久则腐解。其毒素、上冲于巅。扰乱清明之府。成为厥逆之象。腐解之后。夺路而出。成为下利。故其治法。宜用承气。下其燥粪。若投以温中回汤等法。

  无异火上加油。变生顷刻。”这篇文本,丁先生发表在一九三三年《新闻报医药副刊》中,针对当时所谓“漏底伤寒无治法”或用“温补法治漏底伤寒”的错误任务法,予以有力的抨击。强调指出“漏底伤寒”是“热结旁流”,治宜“急下”。这种去火抽薪的疗法,足补俞氏所不及。

  第八章・伤寒兼证

  第二十一节・脱脚伤寒

  (一名刖足伤寒。又名肢脱)。

  【因】大约有三。一跣足踏雪后。骤用热水洗足。逼令寒湿深入肢节。二伤寒化热转燥。渴饮冷水过度。身不出汗。水气溢入肢节。三农家粪地上。经烈日晒过。赤脚行走。受其毒瓦斯。骤用冷水洗足。逼令热毒深入肢节。皆足以致肢脱。

  【证】初起寒热足肿。状类香港脚。惟皮色紫黯。肢节木痛。继即趾缝流水不止。足趾肿疼。似溃非溃。即防溃烂堕落。舌苔多起白腐。或黄腐而现黑点。若热毒深入肢节。两胫多红肿 痛。呻吟啼哭。昼夜不寐。舌多紫红起刺。

  【脉】左弦紧。右沉弦而涩者。寒湿或水气下注足胫也。若两尺弦滑搏数者。热毒留于足胫也。

  【治】由于寒湿及水气者。内服大橘皮汤。加生苡仁、鲜车前草(各二两)、杜赤小豆(一两、三味煎汤代水)。畅利小便以逐水湿。外治先用洗法。(羌活、防风、白芷、角刺、红花、降香、桂皮、川乌各五钱、川芎、艾叶、樟木片、油松节、桑枝、葱白各一两、水煎数沸、先淋洗、继擦患处、避风、日洗三次、夜两次、食后洗更宜、药冷、加开水泡葱白汤和温之、重可转轻、竟有因洗而散者)。次用隔蒜灸法(用独头大蒜、切片置患处、以艾茸放蒜上灸之、每三壮换蒜。务令不痛者灸至大痛、痛者灸至不痛、痒者灸至不痒、不痒者灸至极痒为度。若口干烦躁、甚或头项浮肿神昏、不必疑惧。此阴证转阳、而阳暴回之象、切不可大用凉药、只宜用生绿豆一两、麦冬粳米各五钱、生甘草一钱、煎汤服之即瘥)又次用掺药法(千年锻石一两、白芷二两、共研细匀、少许掺之、稠水涌出、出尽即愈)。内外谦治以防其脱脚。七日收功。若热毒蕴伏肢节。

  内治以大橘皮汤去桂术。加酒炒防己(二钱)鲜贯众(五钱)、忍冬藤、梗叶、嫩桑枝(各二两先煎代水)。凉通小便以驱热毒。外治以鸭毛煎汤冲入皂矾(一两)

  乘热洗足。日三次。避风。三日即愈。

  【秀按】踝下曰足。足背曰跗。(一名足趺、俗称足面。)足后跟曰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