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相远。连节用之。本
有截疟之功。故张景岳代柴胡以平寒热。俞氏加减其间。君以木贼。领葱、豉之辛通。从腠理而达皮毛。以轻
解少阳之表寒。臣以焦栀。领桑、丹之清泄。从三焦而走胆络。以凉降少阳之里热。佐以制香附疏通三焦之气
机。夏枯草轻清胆腑之相火。使以甘草和之。荷梗透之。合而为和解少阳。热重寒轻之良方。
柴胡白虎汤 和解偏重清降法 俞氏经方验
川柴胡(一钱) 生石膏(八钱研) 天花粉(三钱) 生粳米(三钱) 青子芩(钱半) 知母(
四钱) 生甘草(八分) 鲜荷叶(一片)
【秀按】柴胡达膜。黄芩清火。本为和解少阳之君药。而臣以白虎法者。以其少阳证少而轻。阳明证多而重
也。佐以花粉。为救液而设。使以荷叶。为升清而用。合而为和解少阳阳明。寒轻热重。火来就燥之良方。
柴胡陷胸汤 和解兼开降法 俞氏经验方
柴胡(一钱) 姜半夏(三钱) 小川连(八分) 苦桔梗(一钱) 黄芩(钱半) 栝蒌仁(杵,五钱)
小枳实(钱半) 生姜汁(四滴分冲)
【秀按】陶节庵曰。少阳证具。胸膈痞满。按之痛。若用柴胡枳桔汤未效。用小柴胡合小陷胸汤。一剂即
瘳。妙在苦与辛合。能通能降。且栝蒌之膜瓤。似人胸中之膜膈。善涤胸中垢腻。具开膈达膜之专功。故为少
阳结胸之良方。历试辄验。
【廉勘】小陷胸汤加枳桔。善能疏气解结。本为宽胸开膈之良剂。俞氏酌用小柴胡中主药三味。以其尚有寒
热也。减去参、草、枣之腻补。生姜用汁。辛润流利。亦其善于化裁处。
大柴胡汤 和解兼轻下法 俞氏经验方 载《伤寒论》
柴胡(二钱) 姜半夏(钱半) 小枳实(钱半) 鲜生姜(一钱) 黄芩(钱半) 生赤
芍(一钱) 生锦纹(六分) 大黑枣(二枚,去皮)
【秀按】少阳证本不可下。而此于和解中兼以缓下者。以邪从少阳而来。渐结于阳明。而少阳证未罢。或往
来寒热。或胸痛而呕。不得不借柴胡、生姜以解表。半夏、黄芩以和里。但里证已急。或腹满而痛。或面赤燥
渴。或便秘溺赤。故加赤芍以破里急。枳实、生军以缓下阳明将结之热。佐以大枣。以缓柴胡、大黄发表攻里
之烈性。而为和解少阳阳明、表里缓治之良方。但比小柴胡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较大。故称大。
小柴胡汤 和解兼益气法 俞氏经验方载《伤寒论》
川柴胡(一钱) 姜半夏(一钱) 东洋参(八分) 清炙草(六分) 青子芩(一钱) 鲜生姜(八
分) 大红枣(二枚)
【秀按】半表症。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指在腠理之风寒而言。半里证。即口苦、咽干、目眩。指在胆府
之里热而言。寒热互拒。所以有和解一法。君以柴胡解少阳在经之表寒。黄芩和少阳在腑之里热。犹恐表邪退
而里气虚。故臣以半夏、参、草。和胃阳以壮里气而御表。使以姜、枣。助少阳生发之气。调营卫以解表。盖
里气虚则不能御表。表邪反乘虚而入。识透此诀。始识仲景用参之精义。盖上焦得通。精液得下。胃气因和。
不强逼其汗。而自能微汗以解。此为和解少阳风寒。助胃化汗之良方。
【廉勘】小柴胡汤。惟风寒正疟。邪在少阳者。可以按法而投。若温热暑湿诸疟。邪从口鼻而受。肺胃之
气。先已窒滞。病发即不饥恶谷。脘闷苔黄。苟不分别。但执此汤奉为圣法。则参、甘、姜、枣。温补助邪。
骤则液涸神昏。缓则邪留结痞。且有耗伤阴液而成疟痨者。此王孟英阅历有得之言也。用此方者其审慎之。
柴胡四物汤 和解兼补血法 俞氏经验方
柴胡(八分) 仙半夏(一钱) 归身(一钱) 生白芍(二钱) 条芩(八分) 清炙草(六分)
生地(钱半) 川芎(七分)
【秀按】少阳证初病在气。久必入络。其血在将结未结之间。而寒热如疟。胸胁串痛。至夜尤甚者。陷入于
足厥阴之肝络也。若但据寒热现状。便投小柴胡原方。则人参、姜、枣、温补助阳。反令血愈亏而热愈结。热
结则表里闭固。内火益炽。立竭其阴而肝风内动矣。此方君以柴胡入经和气。即臣以川芎入络和血。妙在佐以
归、地、白芍之养血敛阴。即使以半夏、甘草之辛甘化阳。庶几阴阳和。俾阴液外溢则汗出。而寒热胁痛自止
矣。此为疏气和血。妊妇寒热之良方。
加减小柴胡汤 和解兼通瘀法 俞氏经验方
鳖血柴胡(一钱) 光桃仁(三钱) 归尾(钱半) 粉丹皮(二钱) 酒炒黄芩(一钱) 杜红花(一
钱) 生地(二钱) 益元散(三钱,包煎)
【秀按】妇人中风七八日。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寒热如疟。发作有时。此方君以柴、
芩、和解寒热。臣以归尾、桃仁、破其血结。佐以生地、丹皮、凉血泄热。以清解血中之伏火。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