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何也。(无治病之俞穴。)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心为君主。不易受邪。)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邪中于心。则立死。)故诸
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 焉。(包络同于心主之脉。故即以心主名之。)少阴独
无者。不病乎。曰。其外经病。(经络。)而脏不病。(心脏。)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治其经者。独取掌后锐骨。
本经之神门穴而已。)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故治手少阴者。即治心包络经。按九
针篇云。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系心包经穴。以心包代心君行事。故不曰本经之神门。而曰心包之大
陵。在掌后两筋间横纹陷中。)(邪客)
【素】春气在经脉。(木气疏通。)夏气在孙络。(火气充满。)长夏气在肌肉。(土主肌肉。)秋气在皮肤。(肺主皮肤。
其气轻清。)冬气在骨髓中。(肾主骨髓。其气沉深。)(四时刺逆从论)
【素】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
阴常多气少血。(张注。人之脏腑。雌雄相合。自有常数。阳有余则阴不足。阴有余则阳不足。故太阳多血少气。则少阴
少血多气。少阳少血多气。则厥阴多血少气。惟阳明气血皆多。盖水谷之海。血气之所从生也。按灵枢五音五味篇。厥
阴常多气少血。太阴常多血少气。与此不同。当以素问为正。)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膀胱肾。)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胆
肝。)阳明与太阴为表里。(胃脾。)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小肠心。)少阳与心主为表里。(三焦心包。)阳明与太阴为表
里。(大肠肺。凡腑皆属阳主表。脏皆属阴主里。一阴一阳。一腑一脏。相为配合。)(血气形志篇)灵枢同。
【灵】五脏五 。( 。穴也。五者。井荥俞经合也。)五五二十五 。六腑六 。(六腑多原 。)六六三十六 。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五脏六腑。加心包为十二经。经有十二络穴。再加督之长强。任之尾翳。脾之大包。为十五络。)
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如水始出。为井穴。肺少商。心少冲。肝大敦。脾隐白。肾涌泉。心包中冲。为木。大
肠商阳。小肠少泽。胆窍阴。胃厉兑。膀胱至阴。三焦关冲。为金。)所溜(流)为荥。(流如小水。为荥穴。肺鱼际。
心少府。肝行间。脾大都。肾然谷。心包劳宫。为火。大肠二间。小肠前谷。胆侠溪。胃内庭。膀胱通谷。三焦液门。
为水。)所注为输。(一作 。从此而注为输穴。肺太渊。心神门。肝太冲。脾太白。肾太溪。心包大陵。为土。大肠三
间。小肠后溪。胆临泣。胃陷谷。膀胱束骨。三焦中渚。为水。此下六腑多原穴。大肠合谷。小肠腕骨。胆丘墟。胃冲
阳。膀胱京骨。三焦阳池。)所行为经。(又从而行为经穴。肺经渠。心灵道。肝中封。脾商邱。肾复溜。心包间使。为
金。大肠阳溪。小肠阳谷。胆阳辅。胃解溪。膀胱昆仑。三焦支沟。为火。)所入为合。(从此会合。为合穴。肺尺泽。
心少海。肝曲泉。脾阴陵泉。肾阴谷。心包曲泽。为水。大肠曲泉。小肠少海。胆阳陵泉。胃三里。膀胱委中。三焦天
井。为土。)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 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欲
行针者。当守其神。欲守神者。当知其节。此言刺法。然经穴所过。凡医皆当知之。故次于此。)(九针十二原)
【素】天有宿度。地有经水。(地有十二经水。)人有经脉。(十二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
水凝泣。(涩。)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
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
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离合真邪论)



<目录>卷中

<篇名>病机第三

属性:【素】五气更立。(五行之气。)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春胜长夏。(季夏十八日为长夏。木克土。)长夏
胜冬。(土克水。)冬胜夏。(水克火。)夏胜秋。(火克金。)秋胜春。(金克木。)所谓得五行时之胜。(五行皆以生时为胜。)
各以气命其脏。(如春气属肝之类。)求其至也。皆归始春。(至。气至也。吴注。春为四时之长。其气不合于时。则五脏
更相克胜。邪僻多矣。玉机真脏论。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
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