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方剂参考]
小柴胡汤:此治病后更发热之方。
牡蛎泽泻散方第一百一十二
[方义]
此滋阴清热、逐水消肿之峻剂。
[主治]
热性病后,腰以下发肿。但必须具有大小便不利、形气较实、脉象有力,喜冷性饮食等现象,方宜用之,否则即会犯虚虚之戒。慎之,慎之!
[药品]
牡蛎 泽泻 蒌根 蜀漆(暖水洗去腥) 炒葶苈子炒商陆根 海藻(洗)各等份
[制服法]
共研细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小便利者止后服.
[用药大意]
牡蛎、蒌根滋阴清热,其余诸药逐水消肿。
[禁忌证]
病后饮食减少,大便溏泻,腰困腿酸,脉象无力,喜温恶寒,为脾肾虚寒之证,虽同样的发肿,绝不可服。不可与有甘草的药同服,因甘草与海藻相反也。
[类似方剂参考]
(1)金匮肾气丸:此治腰酸腿困、喜温恶寒、肾阳虚发肿之方。
(2)四君子汤加减:此治饮食减少、大便溏稀、脾虚发肿之方。
竹叶石膏汤第一百一十三
[方义]
此治病后热邪未尽,津液已伤,气逆欲吐,补虚降逆、清热生滓之方。
[主治]
热性病后,身热不退,欲呕。但必须具有口渴、喜冷、脉虚等症状。
按:此证之身热,与使用小柴胡汤及枳实栀子豉汤之身热完全不同。后二方之身热,都是热止后复发之证,此证之身热,系病虽减轻但身热绵绵不休。
[药品]
竹叶二至三钱 生石膏二至三钱 半夏钱半至二钱半人⒁恢炼钱 甘草五分至一钱 粳米一至三钱 麦门冬一至二钱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约大意]
竹叶、石膏、麦冬清热生津;半夏降逆止吐;人参、粳米、炙草补中气之虚。
[禁忌]
凡没有身热、口渴、喜冷、脉虚、呕吐等任何一症者不可使用原方,应随症加减。
[类似方刑参考]
(1)小柴胡汤:此治热病后身热欲呕,偏于和解外邪之方。
(2)六君子汤:此治没有热证而虚羸少气、欲吐之方。
李翰卿语录220则
病机挈要
1.燥证,喻氏谓属热,沈氏讲属凉,其实,他们所说到的都是燥证的一个方面。故吴鞠通、俞根初都指出,燥有热燥、凉燥之分。其机理喻以蒸笼,如水火不偏,则熏蒸而无燥;如火盛水少,则无气为热燥;水多火微,蒸不起气来为凉燥。临证必须有此两种概念,则易分析,但仍凭见证为依据,方能无误。
2.四损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是也。杨栗山所谓气血两虚、阴阳并竭是也。大劳、大欲、大病、久病、老人、产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是其因。气虚者。真气不足也,其症气不足以息,言不足以听,或欲言而不能;血虚者,真血不足也,其症通身萎黄,两唇白,或素有失血之证;阴虚者,真阴不足也,其症肌肤甲错,五液干枯;阳虚者,真阳不足也,其症厥逆,下利,肢体畏寒,口鼻气冷。单虚者单治,兼虚者兼治,虚而兼寒者温而补之,虚而兼热者清而补之,虚而兼实者须审其标本、先后、缓急、多少随机而治之。
3.仲景说: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巳至未就是北京时间上午9时至下午3时。这个时间正是阳气最盛的时间。太阳病本来是风寒损伤了卫阳的证候,故遇阳盛之时卫阳有所帮助,故能自愈。我的看法,这不是绝对的,不可完全依靠,只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有利条件之一。
4.虚热证是虚而兼热或兼火的证候,亦称之为虚火,非单指阴液不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性亢奋病理状态。其形成,或因虚而生热,或热久致虚,或体虚兼患热证。临证证候与火热证相同,其主症为烦热,口渴喜冷饮,但服清凉泻火药不效或反加重,只有用滋阴养血生津,引火归原,或甘温除热之法方效。如伤寒后期竹叶石膏汤证,阳明经病人参白虎汤证,口糜龈烂之甘露饮证及十味地黄汤证,咽痛之养阴清肺汤证等。
5.头不痛项不强,便知非太阳证;但头痛不项强也非太阳证,如项强痛反不恶寒,脉不沉,不可谓非太阳病。太阳病以头项强痛为提纲。
6.结胸是伤寒误用下药而成的胸腹硬痛的证候,分为大、小、寒、热、水、血、痰、食八种。其中胸腹不按自痛,按之更痛者,为大结胸;心下按之则痛,不按不痛者,为小结胸;兼不热、不渴,小便清白,为寒结胸;兼烦渴便闭,为热结胸;兼怔忡,头汗,无大幔揉之有水声,为水结胸;兼漱水不咽,喜妄如狂,大便黑,小便利,为血结胸;兼脉滑喘嗽,为痰结胸;兼气口脉大,为食结胸。
7.人参白虎汤之“背微恶寒”、“时时恶风”,非谓之表不解,乃因内热太盛,自觉室温较低而有背微恶寒或时时恶风之感觉。
8.胸背腰痛,皆有因痰者。痰者,痰饮也,为水湿不能吸收所致,脉多带滑象。同时,痰饮在胃即呕,在上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在肺则咳喘,在胸膈则满闷短气,郁于经络则麻木偏枯。若忽患腰背胸胁牵引痛,走而不守者,即可考虑痰。但痰与风要加以鉴别,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