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势不增不减,诊得左脉细涩,右部小弱。气血久虚,致使营卫失流行之象,非大建其中不可。

  肉桂 归身 白芍 川椒饴糖 干姜 陈皮 炙草砂仁

  原注:前方严氏推气散也。先生谓左胁作痛,是肝火,用抑青即左金以泻心平木。右胁作痛,是痰气,用推气法以理气化痰。按姜黄入脾,能治血中之气,蓬术入肝,能治气中之血;郁金入心,专治心胞之血;三物形状相近,而功用各有所宜。

  诒按:久病中虚,故转方用大建中法。

  邓评:想必痛时喜按,故可大建其中。总嫌少通络之品。抑青者,用吴萸炒川连,仍去萸是也。

  腹左气攻胀痛,上至于脘,下及少腹,久而不愈,疝瘕之累也。痛极之时,手足厥冷、呕逆,当从肝治。

  当归四逆汤归、桂、芍、草、辛、通、姜、枣。合二陈汤 吴仙散吴萸、茯苓。

  诒按:病偏于左,更加支厥,此肝病确据也。

  邓评:此寒入厥阴之候,其脉当见迟细弦象。

  再诊;痛势已缓,尚有时上时下之形,邪未尽也。

  吴仙散合良附散 二陈汤去甘草 加当归小茴香炒 白芍肉桂炒

  邓评:积寒渐解,尚有时上时下之形者,肝之厥气未和也。

  疝 气 门

  狐疝,卧则入腹,立跟出也。

  补中益气汤

  另金匮肾气丸合小安肾丸香川乌、茴香、椒目、川楝、熟地。

  原注:疝气一症,论其本末,有不由气虚而湿浊随之下陷者,故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俾脾之清气得以上升,则小肠膀胱之浊气自然下降。又有挟劳倦外感而发者,方中柴胡借用亦妙,寒加温药,湿火甚加知、柏。

  诒按:此因下坠过甚,故用补中以升清气,其实亦非治疝正法也。

  邓评:《金匮》治狐疝,出一蜘蛛散,以攻阴毒之邪,取以毒攻毒之义。今挟脾肾气虚,故备方如此。可见良工治病,应变无穷矣。

  孙评:柳氏指点确切,可见治病不宜拘执。

  脾宜升主健,胃宜降主和。此病气升而呕,胃不降也疝气下坠,脾不升也。而所以升降不调者,由脾虚下陷,湿痰中结,而冲逆于胃脘也。理其中阳,则上下白调。

  六君子汤 加干姜 青皮 小茴香 萆Z 九香虫

  诒按:此因呕吐有上逆之势,故不用补中,而变法治之。

  又按:此证若用乌梅丸,则上下均在治中,缘痛呕、疝气,均由肝病故也。

  邓评:脾胃之升降不调者,不独由于湿痰中结,抑且因乎肝邪内扰也。

  再诊:治中胃痛已和,疝气仍然下坠。拟于补脾之外,佐以补肾,使其火土合德,则阳旺于中,而生气勃然,不升自升矣。

  香砂六君丸合金匮肾气丸

  诒按:此证从肝经着意,似较灵动,专补脾肾,犹恐涉于果实。

  邓评:胃痛已平,温中之效。疝气仍然下坠,则失于治肝故也。虽佐补肾,犹未尽然。

  狐疝,原属肝经之湿,随气下陷,脾阳必衰。而今夏多食冷物,阳气又被所遏,苔白不干,指冷脉小,右睾丸胀大,当以温散。

  大顺散千姜、肉桂、杏仁、甘草。加当归 木香荔枝核

  诒按:此因生冷伤中,故用大顺,亦非治疝正法。

  邓评:纯属阴寒见象,当以温散无疑。如肾气、理中,以及补中益气丸类,亦可随宜辅用。

  瘕 癖 门

  寒气客于肠外,与血沫相搏,脐下结瘕,胀大下坠,不时作痛,痛则气升自汗,脉形弦涩。此为臌胀之根。毋忽。

  吴萸 茯苓 当归 川楝予 橘红 乌药 香附 楂肉

  诒按:既因于寒,似可再加温通之品。既与血沫相搏,似宜兼和营血。

  邓评。似尚可加桂、芍,延胡、牡蛎之属。

  瘕聚脘中,久而不化,变为攻痛升逆,妨食便坚,理之不易

  川楝子 延胡 当归 白芍 陈皮 鳖甲 红花 血余 茯苓 牛膝 丹皮

  诒按;此病之偏于血分者,故方中兼用疏瘀之品。特所叙病情,尚无瘀血的据。

  邓评:妨食便坚,将有成噎膈之虑矣。如瘕聚中脘,必当兼理痰气,专于导血,尚未尽然

  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肝络本虚,隐癖久踞,中宫又弱,隐癖潜入其间。欲治此病,培补肝脾为主,和化次之。

  归芍六君子汤加鸡内金

  另小温中丸

  诒按:此亦虚实兼治之法,然而收效甚难。

  邓评:凡隐癖僭于中宫,其脾土必弱,故宜培补兼和化之法,今更参用小温中丸,想有成臌之患。

  脉来细而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