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
通之。宜用柏子仁丸泽兰汤。
一妇人去血过多。恶寒发热。作渴烦躁。用人参二两。枣十枚。水煎服。
一师尼寡妇室女。乍寒乍热。肝脉弦长而出鱼际。用生地黄丸。
附时珍月经辨
李时珍曰。女人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复
有变常。而古人并未言及者。不可不知。有行期只吐血衄血。或眼耳出
血者。是谓逆行。有三月一行者。是谓居经。俗名按季。有一年一行者。是
谓避年。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谓暗经。有受胎之后。月月行经。而产
子者。是谓盛胎。俗名垢胎。有受胎数月。血忽大下。而胎不陨者。是谓漏
胎。此虽以气血有余不足言。而亦异于常矣。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
癸绝。其常也。有女年十二十三而产子。如楮记室所载平江苏达卿女。
十二受孕者。有妇年五十六十而产子。如辽史所载亟普妻。生二男一
女者。此又异常之尤者也。业医者之于此类。恐亦宜留心焉。
归脾汤
人参 白术(土炒) 茯神 黄 (蜜炙) 枣仁(炒研各二钱) 远志(甘草汤净焙) 当归(各一钱) 木香 甘
草(炙各五分) 龙眼肉(七枚)
姜枣水煎。加柴胡山栀牡丹皮。名加味归脾汤。
逍遥散
白术(土炒) 茯苓 当归 白芍药(酒炒) 柴胡(各一钱) 炙甘草(三分)
姜水煎。加山栀牡丹皮。名加味逍遥散。
八珍汤
人参 白术(土炒) 熟地黄 当归 茯苓(各一钱) 白芍药(酒炒一钱) 川芎(五分) 炙甘草(三分)
姜枣水煎。
四物汤
当归(一钱) 熟地黄(一钱) 白芍药(酒炒一钱) 川芎(五分)
水煎。
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半夏 陈皮(各一钱) 炙甘草(三分)
姜枣水煎。
清心莲子饮
黄芩 人参 麦门冬 莲肉 柴胡 地骨皮 车前子(焙各一钱)
水煎。
柏子仁丸
柏子仁(焙研) 牛膝(酒拌) 卷柏(各半两) 泽兰 续断(酒炒各二两) 熟地黄(三两)
为末。入地黄膏。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泽兰汤
泽兰(三两) 当归(酒拌一两) 白芍药(酒炒一两) 甘草(五钱)
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服。
生地黄丸
生地黄(一两酒拌杵膏) 秦艽 黄芩 柴胡(各五钱) 赤芍药(一两)
上为细末。入地黄膏。加炼蜜少许。糊丸。每服三十丸。乌梅汤下。日进二服。



<目录>卷之四\女科

<篇名>带症论

属性:张子和曰。十二经与奇经七脉。皆上下周流。惟带脉起少腹之侧。季胁之
下。环身一周。络腰而过。如束带之状。而冲任二脉。循腹胁。夹脐旁。传流于
气冲。属于带脉。络于督脉。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
脉。因诸经上下往来。遗热于带脉之间。客热郁抑。白物满溢。随溲而下。绵
绵不绝。是为白带。资生经载一妇。患带下。有为灸气海未效。次灸带脉穴。
在两胁季肋下一寸八分。有鬼附耳云。昨日灸亦好。只灸我不着。今灸着我。我去矣。遂愈。
刘宗浓曰。带下多本于阴虚阳竭。营气不升。经脉凝涩。卫气下陷。精气积
滞于下焦奇经之分。蕴酿而成。以带脉为病得名。亦以病形而名。白者属
气。赤者属血。多因醉饱房劳。服食燥热所至。亦有湿痰流注下焦者。肾肝
阴淫湿胜者。或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思慕无穷。发为筋痿。所谓
二阳之病发心脾也。或余经湿热。屈滞于少腹之下。或下元虚冷。子宫湿
淫。治之之法。或下或吐。或发中兼补。补中类利。燥中兼升发。润中兼温养。
或温补。或收涩。诸例不同。亦病机之活法也。
带下一症。素问归于任脉。明堂归于带脉二穴。子和扩而充之。以带为约
束诸脉。而会合冲任督诸经。郁热淫溢。皆由带脉渗漏而下。可谓原委灿
然矣。而宗浓则本阴虚阳竭。及诸病机治法。至详且悉。比之丹溪专重湿
痰。子和单主湿热。则悬绝也。然男子遗精之外。有赤白浊。女子崩漏之外。
有赤白带。而带独重于浊者。以女子七情偏胜。抑郁为多。绵绵而下。无休
止也。须察其五脏之偏甚。所感之虚实。或清或补。或升提下陷。大抵虚多
而实少。热多而寒者。亦不乏也。故子和所论者寻其原。而宗浓所列者尽
其变。至立斋以带分五色。则又推展言之耳。
一崩带向以崩为肝虚有火。而血不能藏。带为脾虚有湿。而气不能摄。然
带症而面青脉弦。多郁怒者。能不调其肝乎。崩症而面黄脉弱。多倦怠
者。能不补其脾乎。则又在于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