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者宜泻, 辄投破耗等药, 得药
非不暂快, 初投之而应, 投之久而不应矣. 夫呼出为阳, 吸入为阴,
肺阳清肃, 则气下行; 肾阴宁谧, 则气归摄, 不复散而上逆矣. 若正
气既衰, 即欲削坚破滞, 则邪气难伏, 法当用人参先补正气, 沉香纳
之于肾, 而后以槟榔, 乌药从而导之, 所谓实必顾虚, 泻必先补也.
四品气味俱厚, 磨则取其气味俱足, 煎则取其气味纯和, 气味齐到,
效如桴鼓矣.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篇名>备急丸

属性: 治寒气冷食, 稽留胃中, 心腹满痛, 大便不通者.
大黄二两 干姜二两 巴豆 ( 去皮, 研如脂 ) 一两先捣大黄, 干姜
为末, 纳巴豆合捣千杵, 和蜜丸, 如豆大, 藏密器中, 勿泄气, 候用
.每服三, 四丸, 暖水或酒下. 『金匮』主中恶心腹胀满, 猝痛如锥
刺,气急口噤如猝死者, 捧头起, 灌令下咽, 须臾当瘥, 不瘥更与三
丸,当腹中鸣, 即吐利便瘥. 若口噤者, 须化开, 从鼻孔用苇管吹入
,自下于咽.
【集注】柯琴曰: 大便不通, 当分阳结阴结. 阳结有承气, 更衣之剂
,阴结又制备急, 白散之方. 『金匮』用此治中恶, 当知寒邪猝中者
宜之, 若用于温暑热邪, 速其死矣. 是方允为阴结者立, 干姜散中焦
寒邪, 巴豆逐肠胃冷积, 大黄通地道, 又能解巴豆毒, 是有制之师也
.然白散治寒结在胸, 故用桔梗佐巴豆, 用吐下两解法. 此则治寒结
肠胃, 故用大黄佐姜, 巴, 以直攻其寒. 世徒知有温补之法, 而不知
有温下之法, 所以但讲寒虚, 不议及寒实也.
【按】世人之情, 惟知畏贫, 不知畏祸, 因其贫遗有祸. 病人之情亦
多如是, 惟知畏虚, 不知畏病, 因其虚忘其病. 殊不知虚犹贫也, 病
犹祸也. 虚而有病, 犹夫贫者有祸也, 去其祸而但贫, 犹可安也. 实
而有病, 犹夫富者有祸也, 不去其祸, 而其富未可保也. 最可笑者,
近世之医临诊病家, 外饬小心, 中存不决. 且诿言虚不可攻, 纵使病
去,正气难复. 病人畏惧, 自然乐从, 受病浅者幸而自愈, 设不愈者
,另延医至. 讵病者先意难入, 攻病之药尚未入口, 众议咻咻, 致明
通之士, 拂袖而去, 坐而待毙, 终不悟为庸工之所误也. 医者久擅其
术, 初心原为自全, 恬不知耻, 久之亦竟以为养病为能, 攻病为拙,
而举世之病者, 皆昧昧于治病也. 尝考孙思邈以仲景麻黄, 桂, 杏,
甘草之还魂汤, 治猝中昏冒, 口噤握固; 李杲以仲景巴豆, 大黄, 干
姜之备急丸, 治猝中暴死, 腹痛满闭, 下咽立效. 岂二人不知虚实耶
?盖上工之医, 未诊病时, 并不先存意见, 亦不生心自全, 有是病但
用是药耳. 柯琴曰: 备急丸治寒结肠胃, 白散治寒结在胸. 于此又可
知还魂汤治寒结在胸之表, 以散无形之邪气也; 白散治寒结在胸之里
,以攻有形之痰饮也; 备急丸治寒结在肠胃, 以攻不化之糟粕也.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篇名>磁朱丸

属性: 治神水宽大渐散, 昏如雾露中行, 渐睹空中有黑花,
睹物成二体. 及内障, 神水淡绿色, 淡白色. 又治耳鸣及聋.
磁石二两 辰砂一两 神麴 ( 生 ) 三两更以一两水和作饼, 煮浮,
入前药 , 炼蜜为丸. 每服十丸, 加至三十丸, 空心米汤下.
【集注】王又原曰: 五脏六腑之精, 皆上注于目, 则目之能视者气也
,目之所以能视者精也. 肾为藏精, 故神水发于肾. 心为离照, 故神
光发于心. 光发阳而外映, 有阴精以为守, 则不散而常明. 水发阴而
凝静, 有阳气以为布, 则洞悉而不穷. 惟心肾有亏, 致神水干涸, 神
光短少, 昏g内障诸证所由作也. 磁石直入肾经, 收散失之神, 性能
引铁, 吸肺金之气归藏肾水. 朱砂体阳而性阴, 能纳浮游之火而安神
明.水能鉴, 火能烛, 水火相济, 而光华不四射欤! 然目受脏腑之精
,精裨于谷, 神麴能消化五谷, 则精易成矣. 盖神水散大, 缓则不收
,赖镇坠之品, 疾收而吸引之, 故为救急之剂也. 其治耳鸣, 耳聋等
证,亦以镇坠之功, 能治虚阳之奔耳. 柯琴曰: 此丸治癫?? 之圣剂.
盖狂痴是心, 肾, 脾三脏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