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者,有风温下利不语者,有中暑失音,有瘀血迷心失音者,各宜分治,须
调导二
便,以通心窍为先,通用通关散吹鼻。
智圆行方,窃唐进士之正学;好生起死,慕秦越人之慈心。
唐时医道大衰,孙思邈因医而贬为技流,朱子惜之。故《国小》引其言曰∶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
欲小。此真医学之秘诀也。世有善记诵古今医藉,而治人无效者,非失之方而不圆通,便失之心粗而胆小耳。
果欲遂吾好生之心,以济疲癃生理残障,如扁鹊有起死之功,当先理孙真人之学问云。
妇人伤寒,与男无异。
经来经断,名曰热入血室;
仲景伤寒,不分男女。但妇人以血为主,血室即冲脉血海也。如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夜则谵
语,如见鬼状,经行尽则热随血散,不治自愈。如经尽热退身凉,胸满如结胸,或谵语者,乃邪气结于胸胁,
按之痛者,亦谓之血结胸,宜海蛤散、桂枝红花汤。妇人伤寒,寒热似疟,经水适断者,亦名热入血室。其血
必结而不行,小柴胡汤,或黄龙汤加牡丹皮、桃仁。妇人此证最多,切忌汗下。若见喜忘如狂,腹满泉清,当
以瘀血法治之,又不可拘于不下也。然男女均有此血海,在男子血室,得热则必妄行,多为下血谵语头汗,见
阳明证为异耳。男子由阳明而伤,妇人随经而入。
产前产后,谓之法无犯胃。
产前安胎,产后补血为主。古法无犯胃气及上二焦。犯胃气者,谓攻下也;犯上焦者,谓发汗也;犯中
焦者,谓取吐也。不可发汗吐下,但当和解。胎前,凡药必加白术、黄芩安胎为主。寻常外感,小柴胡去半
夏加白术,合四物汤,或合四君子汤,最能保胎除热。如伤寒太阳证见,九味羌活汤合四物汤;阳明证见,升
麻葛根汤;少阳证见,小柴胡汤;太阴证见,平胃散加白术、枳实,热者大柴胡汤加浓朴、当归;少阴证见,
人参三白汤加当归,热者凉膈散;厥阴证见,理中汤,热者六一顺气汤。以上俱合四物汤服之。其余变证,照
根据古法。表证具者,芎苏散、古芩术汤、前胡七物汤、黄龙汤;伤暑者,柴胡石膏汤;呕逆不食、胎动者,麦
门冬汤;呕吐不食、心烦者,芦根汤;发热烦闷者,生葛根一味,水煎服;发斑者,栀子大青汤、升麻六物汤;
发狂者,秦艽散。时气大热,恐胎坠者,用伏龙肝末,水调涂脐下,干则再涂,病瘥乃止。如胎已死者,葱豉
汤、葱白一物汤。产后伤寒发热,宜四物汤倍芎、归加软柴胡、炒干姜、人参佐之。如恶露未去者,柴胡破瘀
汤。凡药必加四物汤为主,乃养血之源也。六经见证,同胎前用药。外感四气咳嗽,恶阻,旋复花汤。面赤发
喘,竹叶防风汤。更参妇人门。
浮沉升降顺天时,
天地阴阳之气,鼓击而生春夏秋冬。冬至一阳上升,夏至一阴下降。二至则气同,二分则气异。阴阳相错,
而人病由生。《此事难知》云∶春不服白虎,为泻金也;秋不服柴胡,为泻木也。以此推之,春甘夏辛秋酸冬
苦,四季宜咸。
南北东西随水土。
东南山谷,地气湿热,病多自汗;西北高燥,地气寒凉,病多无汗;中原土郁,病多膨胀,饮食居处,
各各不同。故麻黄、桂枝,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服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惟冬及春可行之。
潜心之下,真有易道存焉;
六经名义,有八卦之理。《此事难知》以六十四卦配合日用,至于朝大黄、暮附子,朝附子、暮大黄,
变易之义也。麻黄、桂枝、瓜蒂等方,卦象辞例也。泥象执方,不知易也。
反掌之间,似乎兵法寓矣。
东垣曰∶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此事难知》云∶治法如孙子用兵,若在山谷则塞渊泉,在水陆则把
渡口,在平川广野当青野千里。塞渊泉者,刺俞穴;把渡口者,夺病发时前;青野千里者,如肌瘦羸,宜广服大
药以养正。
又曰∶补益者,守也;汗吐下者,攻也;调和者,广略而决胜也。
由丹溪而入长沙,秋江澄彻;
涉河间而步东垣,春山红紫。
仲景伤寒,专为霜降至春分即病者设。河间补温暑一法,丹溪分别时令直中,东垣力辨内伤外感。四公前
后发明,经旨透彻,真如春山千红万紫,无所不备,惟识之则存乎人耳。议者谓阴证乃杂病,叔和增入论中,
又谓温暑亦无阴证,皆道其常而不知其变耳。
噫!学未究乎张、刘、朱、李,且勿议乎叔和无己。勉之!勉之!医囊无底。
上一段论瘥证、危证、死证及妇人伤寒。



<目录>外集・卷三\(病机)外感

<篇名>伤寒用药赋

属性:太阳无汗寒伤荣,腊月麻黄汤为最;太阳有汗风伤卫,腊月桂枝(汤)可先。易老冲和(汤即九味羌活汤)
治风寒而发于三季,陶氏冲和(汤)分阴阳以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