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甚之所成也。若饮水多而小便,名曰消渴;
若饮食多而不甚渴,小便数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
液者,名曰肾消。一皆燥热太甚,三焦肠胃之腠里,指郁结滞致密,纵复多饮于中,终
不能浸润于外,荣养百骸,故渴不止,小便多出或溲数也。时珍曰∶舌下有四窍,两窍
通心气,两窍过肾液,心气流于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
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是以修养
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人能终日不唾。则精气常留,颜色不槁。若久唾则损精
气成肺病,皮肤枯涸,故曰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人若有病,则心肾不交,肾
水不上,故津液干而真气耗矣。《难经》曰∶肾主五液,入肝为泪,入肺为涕,入脾为
涎,入心为汗,自入为唾也。
消渴养肺降火生血为主。三消皆禁用半夏。消渴若泄泻者,用白术、白芍药之类。
内伤病后燥渴不解者,此余热在肺经也,用参芩甘草少许,生姜汁调冷服。天花粉,消
渴属热者之神药也。小儿唇红如丹,即发渴候,红甚焦黑则危。
《夷坚志》消渴杀虫方,治消渴有虫耗其精液而成者,用苦楝根取新白皮一握,切
焙入麝香少许,煎,空心服,虽困顿不妨,取下虫三四条,类蛔而色红,其渴乃止,盖
饮醇食炙,积成胃热,湿热生虫,理固有之。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消渴大小总论合参

<篇名>人参石膏汤

属性:治膈消上焦燥渴。
人参(五钱) 石膏(一两二钱) 甘草(四钱) 知母(七钱) 东垣加黄芩、杏仁,每服一
两,水二盏,粳米一撮,煎服。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消渴大小总论合参

<篇名>玉泉丸

属性:治烦渴口干。
麦门冬(去心) 人参 茯苓 黄 (半生半蜜炙) 乌梅(焙) 甘草(各二两)
栝蒌根 干葛(各一两五钱) 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温水嚼下。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消渴大小总论合参

<篇名>黄连猪肚丸

属性:治中消。
黄连 粱米 栝蒌根 茯神(各四两) 知母 麦门冬(去心,各二两) 为末,用大
猪肚一个,洗净入药于内,以线缝口,置甑中炊烂,取出药,研以猪肚为膏,再入蜜搜
和前药,杵丸桐子大,每五十丸,人参汤下。一方加人参熟地,除知母、粱米,用小麦。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消渴大小总论合参

<篇名>鹿茸丸

属性:治失志伤肾,肾虚消渴,小便无度。
鹿茸(去毛,炙) 熟地黄 黄 五味子 鸡 (麸炒) 肉苁蓉(酒浸)
山茱萸 破故纸(炒) 牛膝(酒浸) 白茯苓 人参(各七钱五分) 麦冬(去心,
二两) 地骨皮 玄参(各五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下。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消渴大小总论合参

<篇名>鹿茸丸

属性:治失志伤肾,肾虚消渴,小便无度。
鹿茸(去毛,炙) 熟地黄 黄 五味子 鸡 (麸炒) 肉苁蓉(酒浸)
山茱萸 破故纸(炒) 牛膝(酒浸) 白茯苓 人参(各七钱五分) 麦冬(去心,
二两) 地骨皮 玄参(各五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下。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消渴大小总论合参

<篇名>竹叶黄汤

属性:治胃虚火盛而作渴。
竹叶(二钱) 黄 生地 麦冬 当归 川芎 甘草 黄芩 石膏 芍药 人参
水煎服。
\x清心莲子饮、地黄饮子\x
并见燥门。
\x八味地黄丸\x
见痨瘵门。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篇名>方脉惊悸怔忡健忘合参

属性:惊者,恐怖之谓。《经》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病发惊骇,肝应东方于卦为
震,于象为风,风木多震动,故病为惊骇也。凡外有危险,触之而惊,心胆强者,不
能为动,心胆怯者,触而易惊,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或自汗,眠多
异梦,随即惊觉,卧多惊魇,口中有声,或热郁生痰,或气郁生痰。丹溪曰∶惊则神出
于舍,舍空得液,痰涎永系于胞络之间,变生诸症,此论惊也。悸者心下筑筑然跳动
也。《经》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闭而不通则病热郁而为涎,涎成则烦,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