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收奇功也。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痰结核在咽喉中,不能出入,用
化痰药,加咸润软坚之味,如栝蒌、杏仁、海石、桔梗、连翘,少佐朴硝姜汁蜜和丸噙
服之。海粉即海石,热痰能降,湿痰能燥,结痰能软,顽痰能消,可入丸散,不可入煎
药。小胃丹治膈上痰热,能损胃气。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易生而多。天
花粉大能降膈上热痰,痰在膈间,使人颠狂,或健忘,或风痰,皆用竹沥,亦能养
血,与荆、沥用,功治稍重,能食者,用此二味效速稳当。韭汁治血滞不行,中焦有
饮,自然汁饮二三盏,必胸中烦燥不宁而后愈。
节斋论痰,而首揭痰之本于肾,可为发前人所未发,惜乎启其端而未竟其说,其所
制之方,皆治标之药,而其中寒凉之品甚多,多致损胃,惟仲景先生云∶虚气有痰,
用肾气丸补而逐之。吴茭出又云∶八味丸治痰之本也。此二公者,真开后学之蒙 ,济
无穷之夭在,盖痰者,病名也。原非人身之所有,非水泛为痰,则水沸为痰,但当分有
火无火之异耳。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逆流泛滥而为痰,是无火者也。故用八
味丸以补肾火。(张)常用加牛膝、五味子更效。阴虚火动则水沸腾动于肾者,犹尤火
之于海,龙兴而水附,动于肝者,犹雷火之出于地,疾风豪雨,水随波涌而为痰,是有
火者也。故用六味丸以补水配火,(张)常用加牛膝、麦冬、五味子更妙,此不治痰之
标,而治痰之本也。故善于治肾虚者,先以六味八味壮水之主,益火之原,复以四君
子,或六君子,补脾以制水。于脾虚者,既投以补中,理中实脾,复以六味八味,制水
以益母,使子母互相济养,而治痰之道尽矣。
庞安常有言,有阴水不足,阴火上升,肺受火侮不得清肃下行,由是津液凝浊而生
痰,不生血者,此当以润剂,如门冬、地黄之属滋其阴、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而息焉,
则痰自清矣。投以二陈立见危殆,有肾虚不能纳气归原,原出而不纳则积,积而不散则
痰生焉,八味丸主之。然蒙筌谓地黄泥膈生痰,为痰门禁药,以姜汁炒之。嗟乎!若以
姜汁炒之,则变为辛燥,地黄无用矣。盖地黄正取其濡润,能入肾经。若杂于脾胃药
中,则土恶湿,安得不泥膈生痰?八味六味丸中诸品,皆少阴经的药,群队相引,直入
下焦,名曰水泛为痰之圣药,空腹服之,压以美膳,不留胃中,此仲景制方立法之妙。
(张)按∶脏腑津液受病为痰,随气升降,理之常也。若在皮里膜外,及四肢关节
曲折之地,而脏腑之痰何能流注其所,此即本处津液,遇冷遇热,即凝结成痰而为病,
断非别部之津液受病成痰,舍其本位而移于他部者,况气本无形,故能无微不达,而液
随气运,亦可籍气周流。若至津液受病成痰,则变为有形而凝滞,焉能随气流通于至
微至密之所耶?
\x六味地黄汤、八味地黄汤\x
并见痨瘵门。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痰饮大小总论合参

<篇名>六君子汤

属性:治气虚脾弱,食少痰多。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各一钱) 半夏 橘红(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姜水煎服。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痰饮大小总论合参

<篇名>控涎丹(一名妙应丸)

属性:治有余痰饮。
甘遂(去心) 紫大戟(去皮) 白芥子(各等分) 为末,糊丸,桐子大,临卧淡
姜汤下七丸至十丸。加朱砂二钱,全蝎三钱,治惊痰极效。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痰饮大小总论合参

<篇名>治酒痰方

属性:青黛 括蒌 为末 姜蜜丸,噙化救肺。
\x一方\x
治痰嗽。
贝母 南星(各一两) 滑石 黄芩(酒洗,一两五钱) 白芥子(五钱) 风化硝(二钱五
分,取其轻浮速降) 为末,汤泡蒸饼,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痰饮大小总论合参

<篇名>小胃丹

属性:芫花(好醋浸一宿,瓦器炒令黑) 大戟(长流水煮一时,再水洗,晒干) 甘遂
(长流水浸半日,再水洗,晒干,各五钱) 黄柏(一两,焙) 大黄(湿纸裹煨,勿焦,
切,焙干,再酒洗,炒熟,焙干,一两五钱)
为末,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临卧津液吞之,或白汤一口送下,取其膈上
之湿痰热积,以意消息之,欲利则空心服。
\x二陈汤\x
见伤风门。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痰饮大小总论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