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以下至夜半愈。乃
反复申明上文之意。数以候热。痈脓者。厥阴主血。血热持久。则壅瘀。壅瘀则腐化。故可必也。
(八)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先厥。起于阴也。后发热。阳胜也。见厥。谓复厥也。
(九)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
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此承上条而言。汗出。咽中痛。阳胜而热上行也。湿则痹。咽中痛而曰痹者。痰亦湿也。厥
以得湿为阳回。故发热虽无汗。而利亦必自止。便脓血。亦协热也。
(十)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
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应。平声。厥者必发热。寒极而热复也。前热者。后必厥。阳极而内陷也。厥深热亦深。厥
微热亦微。以大概言也。厥应下之。谓邪在里也。口伤烂赤。厥阴之脉。上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
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所以误汗则热散乱。而唇口伤也。
(十一)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
日。故知自愈。
厥五日。热亦五日。阴阳胜复无偏也。当复厥不厥。阳气胜也。阳主生。故自愈可知也。
(十二)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此揭厥而明其义。以申其状。案脉经流注。手之三阴。从腹走至手。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
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然则手之三阴。与手之三阳。相接于手。
足之三阴。与足之三阳。相接于足。阴主寒。阳主热。故阳气内陷。不与阴气相顺接。则手足厥
冷也。然手足为四肢。王之者脾也。脾为阴。阳不与阴相顺接。而手足逆冷。又可知也。
(十三)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
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
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痢方。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枚)
蜀椒(四两去汗) 桂枝(六两) 黄柏(六两) 人参(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
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
滑物。臭食等。
脉微而厥。统言之也。肤冷。言不独手足。以见阳气内陷。与上文互意也。躁无暂安时。言热
深且极也。脏厥。言非在经。皆互词也。寒。言尚未变热也。桂枝姜附。细辛蜀椒。胜寒而退阴也。
人参固气。当归和血。除烦而止呕也。乌梅之酸。连柏之苦。安蛔使之静也。盖蛔之为物。类有
情识。闻酸则伏。得苦则安。利本湿热。所以滞下。得苦则泄。惟酸能收。故虽曰治蛔。
而下利脓血。可通主也。
(十四)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
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热少厥微。邪浅也。所以手足不冷。而但指头寒。默默。谓无言也。不欲食。厥阴之脉挟胃
也。烦躁则内热。故以小便利。色白。为热除也。欲食。邪退而胃回也。厥而呕。胸胁烦满者。
厥阴脉。挟胃。贯膈。布胁肋也。便血。肝不纳也。
(十五)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
者。其后必便脓血。
邪在表则热。入里则厥。厥少则邪散。热多则正复。故病为当愈也。热不除至末。与上条末
三句互相发明。
(十六)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此反上条而言。进。谓加重也。
(十七)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灸。所以通阳也。阳不回。故于法主死也。
(十八)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肾主躁。不得卧。脏气绝也。
(十九)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此与上条大意同。
(二十)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厥七日而下利。阳不复而里虚也。
(二十一)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发热而利。里虚邪入也。故曰有阴。汗出不止。表阳外绝也。故曰无阳。
(二十二)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