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处元刻本、两京本、黄本均作『自浅』,弘治本『自』作『目』,张之象本、梅本、凌本从之。何焯『自』作『目』。虽可两通,但仍以从元本作『自』为胜。《校证》、《校注》均失校。」
然而俗监之迷者。
「监」,范校:「铃木云:宜作『鉴』。」《校证》:「『鉴』原作『监』,铃木云:『宜作鉴。』案铃木说是。王惟俭本正作『鉴』。本赞『妙鉴乃订』语,即承此为言,亦作『鉴』。今据改。」《补正》:「按以上文『文情难鉴』,下文『夫唯深识鉴奥』,及赞中『妙鉴乃订』证之,铃木说是也。训故本正作『鉴』。当据改。」《考异》:「按:监,察也,领也,摄也。《韵会》通作鉴、鉴。《礼王制》:『天子使其大夫为之监,监于方伯之国。』上『监』读去,下『监』读平。又《书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铃木说非。」按监通鉴,毋须改。
此庄周以笑折杨。
黄本「以」前有「所」字。《汇校》:「按:『以』(误,应为『所』字)字原脱,当据黄本补。」按从黄本补「所」字。
文质踈内,众不知余之异采,见异唯知音耳。
《校释》:「按两『异』字应作『奥』,后人据误本《楚辞》改此文耳。观下文『深识鉴奥』可知。」《义证》:「《文论选》注:『《史记屈原列传》:文质踈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集解》引徐广曰:异一作奥。』此『异』『奥』形近易误之证。……另外,《文心雕龙》中还两用『异采』字。《体性》篇:『壮丽者,高论鸿裁,卓烁异采者也。』《丽辞》篇:『若气无奇类,文乏异采,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又引《斟诠》云:「按不改字自通。异采者,殊异之文采也。」按《楚辞九歌怀沙》:「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王逸注:「《史记》疏作踈。文采也。言己能文能质,内以疏达,众人不知我有异艺之文采也。《史记》余作吾。徐广曰:异,一作奥。」此作「异」是,「奥采」联文,古书罕见。未可以下文「深识鉴奥」而疑其误也。
其事浮浅。
范注:「其事浮浅,疑当作『不事浮浅』。」《校释》:「按『其』疑『匪』误,此言雄好深奥之文,匪从事于浮浅可知。故下曰『深识鉴奥,欢然内怿』也。」《校证》:「其事浮浅,范云:疑当作『不事浮浅』。今按疑当作『共事浮浅』,意谓扬雄自称心好沈博绝丽之文,则世俗之共事浮浅,亦可知矣。王惟俭本『其』下有□。」《校注》:「『其』下,《训故》本有一白匡。按今本上下文意不相应。『其』下疑脱一『不』字。」《补正》:「按此二句,承上『扬雄自称心好沈博绝丽之文』句立论,其下白匡当补一『不』字,始合文意。」《义证》引《斟诠》云:「『共事浮浅』,承上文『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而言,亦与上文屈平所谓『众不知余之异采』之意相偶。若如范杨二氏之校,则语意直致,上下文不相贯串矣。」吴林伯《商兑》:「『其事浮浅』,乃就上文引雄语论断,『其』下省略『不』字,实为『其不事浮浅』,正与下文『深识鉴奥』一贯。《论说》:『曹植《论道》体同书抄,言不持正,论如其已。』『如其已』,犹《春秋左传》昭三十一年『不如其已』。古人为行文之便,自有省『不』之例。」《缀补》:「案『事』犹『于』也。『其于浮浅亦可知』,意谓扬雄决不好浮浅之文也。」《考异》:「按:范校可从,王校非。」按从范说补「不」字。
夫唯深识鉴奥。
《校证》:「『深识』疑当作『识深』。」徐复《文心雕龙正字》:「按『深识』疑当作『识深』,与『鉴奥』二字词性均同。」《校注》:「按『鉴奥』疑当乙作『奥鉴』,与『深识』对。《汉书叙传上》『渊哉深识』,《文选》卢谌《赠刘琨诗》『寄之深识』,王俭《褚渊碑文》『深识臧否』,并以『深识』为言。此云『深识奥鉴』,与《声律》篇之『练才洞鉴』,句法正相似也。」《义证》:「按『奥鉴』二字过于生硬。」《考异》:「按:王校可从。」按《高僧传》卷三论:「其后鸠摩罗什。硕学钩深,神鉴奥远。历游中土,备悉方言。」疑作「鉴奥」亦通。
譬春台之熙众人。
「熙」,《校证》本作「照」,并云:「『照』,王惟俭本作『熙』。」《义证》:「『熙』,《校证》本误印作『照』。《老子》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如登春台』亦作『如春登台』。『熙熙』,和乐声,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广哉熙熙乎』杜注。」范注:「俞樾《诸子平议》(平议《老子》)曰:『如春登台与十五章若冬涉川一律。河上公本作如登春台,非是。然其注曰:春阴阳交通,万物感动,登台观之,意志淫淫然。是亦未尝以春台连文。其所据本亦必作春登台,今传写误倒耳。《文选闲居赋》注引此已误。』案如俞说,则彦和时已误矣。《释藏》卷八释道安《十二门经论序》:『世人游此,犹春登台。』是晋代尚不误也。」牟注:「《总术》篇『落落之玉』也是取河上公本,可见刘勰这里说『春台』是据河上公本《老子》。」按《老子》第二十章:「众人熙熙,若享太窂,若春登台。」《校释》:「马叙伦曰:『熙』为『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