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义证 詹鍈


序言

序例
《文心雕龙》板本叙录

元至正十五年刊本
明弘治十七年冯允中刻活字本
嘉靖十九年汪一元私淑轩刻本
徐校汪一元私淑轩刻本
嘉靖二十二年畲诲刻本
张之象本
胡维新《两京遗编》本
何允中《汉魏丛书》本
梅庆生音注本
《文心雕龙训故》
凌云五色套印本《刘子文心雕龙》
天启二年梅庆生重修音注本
天启二年曹批梅庆生第六次校定本
天启七年谢恒抄、冯舒校本
沈岩临何焯批校本《文心雕龙》
崇祯七年《奇赏汇编》本
合刻五家言本
梁杰订正本
(增定)《汉魏六朝别解》
清谨轩蓝格旧钞本
抱青阁刻本《杨升庵先生批点文心雕龙》
《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四年印铜活字本
乾隆四年刊李安民批点本
乾隆六年姚培谦刻黄叔琳注养素堂本
陈鳣校养素堂本
张松孙辑注本
王谟《广汉魏丛书》本
黄叔琳注纪昀评本
顾黄合斠本《文心雕龙》
顾谭合校本《文心雕龙》
崇文书局《三十三种丛书》本
敦煌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

引用书名简称

正文

卷一

原道第一
征圣第二
宗经第三
正纬第四
辨骚第五

卷二

明诗第六
乐府第七
诠赋第八
颂赞第九
祝盟第十

卷三

铭箴第十一
诔碑第十二
哀吊第十三
杂文第十四
谐讔第十五

卷四

史传第十六
诸子第十七
论说第十八
诏策第十九
檄移第二十

卷五

封禅第二十一
章表第二十二
奏启第二十三
议对第二十四
书记第二十五

卷六

神思第二十六
体性第二十七
风骨第二十八
通变第二十九
定势第三十

卷七

情采第三十一
镕裁第三十二
声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丽辞第三十五

卷八

比兴第三十六
夸饰第三十七
事类第三十八
练字第三十九
隐秀第四十

卷九

指瑕第四十一
养气第四十二
附会第四十三
总术第四十四
时序第四十五

卷十

物色第四十六
才略第四十七
知音第四十八
程器第四十九
序志第五十

主要引用书目







序 例
  我于四十年代在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为诸生授《文心雕龙》,深感作者刘勰熟读群经,博览子史,于齐梁以前文集无不洞晓,而又深通内典,思想绵密。原书大量运用形象语言,说明极其复杂的抽象问题,许多句法都是化用古籍,非反复钻研难以探其奥义。至于其中所阐述的理论,就更加难以明其究竟。建国以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及文艺理论,对于《文心雕龙》始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近二十多年来,又曾先后为中文系教师和研究生讲授《文心雕龙》,对原书的理解逐步深入,因而有写《文心雕龙义证》之意。

  通过几十年的摸索,我感到《文心雕龙》主要是一部讲写作的书,《序志》篇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过去有人把《文心雕龙》当作论文章作法的书,也有人把《文心雕龙》当作讲修辞学的书,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这部书的特点是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来讲文章作法和修辞学,而作者的文艺理论又是从各体文章的写作和对各体文章代表作家作品的评论当中总结出来的。刘勰的批评标准是经书,他认为经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写作的楷模,所以他主张宗经。他提出要向圣人学习,《征圣》篇明确地说:「是以论文必征于圣,征圣必宗于经。」全书开宗明义在《原道》篇里提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这个「文」,主要是指经书的文辞。《正纬》篇则是根据经书来检验纬书,发现纬书有四个方面的伪托,而加以批判纠正的。至于《辨骚》,也是以经书为准绳,来辨别《楚辞》与《风》《雅》的四同四异,发现《楚辞》对《诗经》的《风》《雅》来说是有了变异的。《文心雕龙》中虽然也列了《史传》和《诸子》两个专篇,但在刘勰看来,史传之文和诸子之文,是不能与经书相比的。

  如果从文学样式来说,无论经书、史书、子书,都不外乎诗文。不过刘勰并不把经书当作某一文体来看,而是尊之为「圣文」,认为经书是一切文体的本源。他只对经书以后的各种文体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