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穆宗当。公岂以吏部侍郎为礼仪使邪?)
  右礼仪使奏,谨按《周礼》:“天子七庙,(《谷梁传》云:“天子至于士,皆有庙,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尚书·咸有一德》亦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尚书”至“观德”十六字,《旧史》缺。)荀卿子曰:“有天下者祭七代,有一国者祭五代。”(或无卿字。曰上或有亦字。祭七代,或作事七世。祭五代,或作事五世,或作祭五庙,)则知天子上祭七庙,(或作代。)典籍通规,祖功宗德,不在其数。
  国朝九庙之制,法周之文。太祖景皇帝始为唐公,肇基天命,义同周之后稷。高祖神尧皇帝,创业经始,化隋为唐,义同周之文王。太宗文皇帝神武应期,(应,或作膺。)造有区夏,义同周之武王。(下或有也字。)其下三昭三穆,谓之亲庙,与太祖而七。四时常飨,自如礼文。
  伏以今年宗庙递迁,玄宗明皇帝,在三昭三穆之外,是亲尽之祖,虽有功德,新主入庙,礼合祧藏太庙中(藏下或有迁字,或作“祧迁藏太庙中”。中下或有从字。)第一夹室。每至之岁,合食如常。谨议。
  【范蠡招大夫种议】
  诗之序议
  三器论(此三篇,蜀本删去,今从之。)        
●外集·卷二
【上贾滑州书】
  (《旧史》云:贾耽以贞元二年改检校右仆射,兼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此篇从蜀《苑》书,称年二十三,则贞元六年也。八年而公登第,九年而耽入相,十一年,公三上宰相书,耽时正当国,亦不报,诚以暗投入耶?义成今改为武成矣。)
  愈儒服者,不敢用他术干进。(术,或作艺。)又惟古执贽之礼,窃整顿旧所著文一十五章,以为贽,(章,或作首,下同,)而喻所以然之意于此曰:丰山上有钟焉,人所不可至,霜既降,则铿然鸣。(或无既字。《山海经》云:“丰山有九钟,知霜鸣。”注云:“霜降则钟鸣。”)盖气之感,非自鸣也。
  愈年二十有三,读书学文十五年,(或无有字。三或作二。“读书学文十五年”,洪庆善云:公《与刑尚书》书云:“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二十有五而擢第于春官。”)言行不敢戾于古人,愚固泯泯不能自计。(或作故,非是。)周流四方,无所适归。伏惟阁下,昭融古之典义,含和发英,(和,或作华。)作唐德元;(或作臣。)简弃诡说,保任皇极。是宜小子刻心悚慕,又焉得不感而鸣哉!徒以献策阙下,方勤行役,且有负薪之疾,不得稽首轩阶,遂拜书家仆,待命于郑之逆旅。(仆,或作僮。逆上或无之字。)伏以小子之文,可见于十五章之内,小子之志,可见于此书。与之进,敢不勉;与之退,敢不从。(或作退。)进退之际,实惟阁下裁之。
  【上考功崔虞部书】
  (或作“上考功宏词官虞部崔员外书”。或云:崔元翰也。元翰,《史》有传,名鹏,以字行。举进士,博举宏词,贤良方正皆异等,独不载为虞部员外郎,或略之也。公贞元八年登第,明年以博举宏词,试于吏部,而作此书,故书云“年二十有六矣。”)
  愈不肖,行能诚无可取。行己颇僻,与时俗异态,抱愚守迷,固不识仕进之门。乃与群仕争名,竞得失,行人之所甚鄙,(或无行字。)求人之所甚利,其为不可,虽童昏实知之。如执事者,不以是为念,援之幽穷之中,推之高显之上。是知其文之或可,而不知其人之莫可也;知其人之或可,而不知其时之莫可也。(下知其人上,或有是字。)既以自咎,(以,或作已。)又叹执事者,所守异于人人,(句。)废耳任目,(废上或有之字。)华实不兼,(不疑当作必。)故有所进,故有所退。且执事始考文之明日,浮嚣之徒,已相与称曰:“某得矣,某得矣。”问其所从来,必言其有自。一日之间,九变其说。凡进士之应此选者,三十有二人,其所不言者,(不言,或作不云。)数人而已,而愈在焉。及执事既上名之后,三人之中,其二人者,(或无其字。)固所传闻矣。(固上或有则字。)华实兼者也,果竟得之,而又升焉。(果,或作毕,下同。)其一人者,则莫之闻矣。实与华违,行与时乖,果竟退之。如是则可见时之所与者,时之所不与者之相远矣。
  然愚之所守,竟非偶然,故不可变。(竟非,或作忄堇非。故,或作固。)凡在京师八九年矣,足不迹公卿之门,名不誉于大夫士之口。(或无誉字。于或作一。或无士字。)始者谬为今相国所第,此时惟念,以为得失固有天命,不在趋时,而偃仰一室,啸歌古人。今则复疑矣。未知夫天竟如何,命竟如何?由人乎哉,不由人乎哉?(未上或有又字,或无夫字。天竟或作天意。人乎或并作乎人。)欲事干谒,(欲上或有夫字。)则患不能小书,因於投刺;(於,或作于。)欲学为佞,则患言讷词直,率事不成,(为,或作于。患下或有于字。卒,或作则。)徒使其躬亻焉而不终日。(其躬,方本如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