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余不敏.谊不能辞。
窃闻东川别驾公生丈夫子四人,盛明其季也,少有文名,屡困场屋,貌魁梧,美髭髯,
议论风生;慷慨好义,乡人德之,事母尤称至孝,人无间言。其详已见于法黄石、胡东瓯两先生
传中。余友云门氏又
表其墓,勒诸石,长安诸君子且有闻其风而赠以言者,诗律歌行,凡若干首,盛明可以不朽
矣。余因是有感于宣明、文明两公悼弟之深情,典裕修述祖之肫念也。夫温公之白首,姜公之大
被,千古传为美谈。今读纪畧效则,俾盛明公之须眉如见,謦咳加闻,亦何异于白首不易而大被
重新乎。两公之用心可谓至矣。裕修以茕茕藐孤,积诚所动,忽若有启其衷而告之者。昔马璘谊
祖马援传,輙慨然曰.「使吾祖动业坠地下乎。」异日,裕修奋步成均,坐看石鼓,由璧水而逢天
池,未可量也。丘文庄云,在生虽不遇,后嗣必有闻」,则李氏祖德之光大,不有厚幸哉。虽然,
凡今之人,谁无兄弟,谁非子孙,使后之读是集者,
兴水源木本之思,笃同气连枝之爱,友恭慈孝,一道同风,便成雍熙世界。余又不独为李氏
一门幸矣,遂书此以为序。
好字说小序
汉关公之言日:「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斯言也,与吾夫子老安少怀之志,君
子有恒之思,何以异。夫所谓好人者,子臣弟友是也;所谓好事者,忠孝廉节是也。天下亦安能
别有所谓好人好事哉。
近得魏太翁先生奸宇说读之,爰因子若孙男女各十五人,象形取义,而命之曰「好」。其
中仕者、读者、力田者、习女红课纺续者、嬉笑膝前含饴抚弄者,门以内雍雍如也。先生特举一
好字,非止庆瓜瓞之蕃滋,实以垂义方之训诫。推其心,葢将欲人人为子臣弟友中人,行忠孝廉
节主事。在一家,则一家好,在一乡,则一乡好。卽异日,男子志四方,与而措之,或仁民爱物,
或继往开来,其好又在天下万世,
宁第一家一乡而已哉。忆余与痈伯侍御共事西台,夙闻太翁先生家教之美,门第之盛,早知
其光大而显扬者,方来未艾,皆自好字开之矣。因敬而书此,以广关公所言好人好事之意。
集义堂诗序
知人,而不于忠、孝、廉、节,必非深知。教人,而不以忠、孝、廉、节,必非善教.某
之受知于孟先生也,在晋闱己卯之役。先生拟为麟经魁,已入彀而复失之卷。既乙,乃指其小疵,
示以深惜爱之至,而器之重,抑之暂,而望之远。至今叹服先生之教我,卽成我也。壬午叨荐后,
得晤先生于居庸道上。先生尽其诚,某尽其虚,文宁之交笃于性命。年来远隔函席,犹致诗若干
首,以为教,抑何倦倦不忘也。某受而卒业,知先生剔历于燕、晋、豫、浙之间,抒写其忠、孝、
廉、节之性,卓有三百篇遗风。海内知先生文章经济,必有知先生诗者。某虽不足测高深,然读
先生之诗,窃以受知于先生者,还以知先生。其诗曰「点缀太平惭补衮,叨承殊宠庆弹冠」。曰「姬
公纳册衷唯赤,廉帅负荆过自知」。某知先生之忠也。曰「万里云山悲失路,一江风雨泣斑莱」。
曰「岭隔白云亲舍在,此行殊白愧登僊」。某知先生之孝也。曰「平生只此战兢时」,曰「宦贫有
若水同清」,曰风生两袖不胜寒」,曰「首阳千古遗芳在」,某知先生之廉也.曰;羞将华发对鹓班」,
曰「名根断处愧争先」,曰「龙头应属老藩臣」,曰「提醒清梦连湘灵」,某知先生之节也。至甲申,
先生襄事思陵,书明怀宗梓宫,诗曰「开队愚忠留碣石,依墙血泪滴铜肝』。慷慨悲壮,声泪不磨,
生平之文章经济,于此尽,卽有明三百年之风雅于此终焉。
噫,先生至性过人远奂。今荷圣天子俞解组之请,归老苏山,囊惟一砚,读书教子,清
白传家,抚松菊而寄兴,策鸠杖以夷犹,出对乡里故老,浑是太和元气,充满洋溢。人可传,诗
更以人传。惟先生始而爱某、器某,抑某、望某,而且谓某可教,不远数千里,独问某叙。葢既
以忠、孝、廉、节之义知某,卒以忠、孝、廉、节主义教某也。某不才,讵忍负先生教哉。
率庵草序
杏怀无父母伯叔之乐,育于祖以有其名。名成而祖不逮,哀伤愁苦,托之乎诗以系思。
诗不一其思,流行散徙,放之于无止,大抵皆哀伤愁苦之所为托也.夫人可乐之物,可乐之人之
事,恒多于哀伤愁苦。哀伤愁苦勿得而移之,葢有托焉尔。以我七孔四支之所发,托于箫鼓、琴
筑、登木、执楫、持筐之所歌,輙泫然不乐之数物者,不能使人不乐,亦久矣。中有诚,乃通于
情,虽介然之守,唯然之音,草木鱼虫,妩不动焉,况诗以系思者乎。
灵运思祖其诗乐,杏怀思祖其诗哀,锺嵘谓谢诗风流媚趣,不以哀伤愁苦易其乐,所托
异也。若一人之身,而备有其哀伤愁苦,名不成何乐,名成何乐,且名多有所不乐也。往年举孝
廉、成进士,有名当世之巨公伟人,相与饮酒说扭,观宫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