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势一落千丈强。起伏抑扬。
  不主故常也。皆指下丝声妙处。惟琴为然。琵琶格上声。乌能尔耶。退之深得其趣。未易讥评也。
  。彦周诗话。曰。退之。听颍师琴。诗云。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此泛声也。
  谓轻非丝。重非木也。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泛声中寄指声也。跻攀分寸不可上。吟绎声也。失势一落千丈强。顺下声也。善琴者云。此数声最艰工。自文忠公与东坡论此诗作听琵琶之后。后生随例云云。故论之。少为退之雪冤。
  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相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豪芒。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珮。与我高颉颃。
  原选者评。此示籍以诗派正宗。言己所手追心慕。惟有李。杜。虽不可几及。亦必升天入地以求之。籍有志於此。当相与为后先也。所以推崇李。杜者至矣。
  魏仲举曰。退之有取於李。杜。如。荐士。醉留东野。望秋。石鼓。等诗。每致意焉。
  然未若此诗之专美也。
  。雪浪斋日记。曰。退之参李。杜。透机关。於。调张籍。诗见之。自。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以下。至。乞君飞霞珮。与我高颉顽。此领会语也。从退之言诗者多。而独许籍者。以有见处可以传衣耳。
  。竹坡诗话。曰。元微之作李。杜优劣论。谓太白不能窥杜甫之藩篱。况堂奥乎。唐人未尝有此论。而积始为之。至退之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则不复为优劣矣。洪庆善作。韩文辨证。著魏道辅之言。谓退之此诗。为微之作也。微之虽不当自作优劣。然指积为愚儿。岂退之之意乎。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东蹈燕川食旷野。有馈木蕨芽满筐。
  马头溪深不可厉。借车载过水入箱。平沙绿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
  穷探极览颇恣横。物外日月本不忙。归来辛苦欲谁为。坐令再往之计堕眇芒。
  闭门长安三日雪。推书扑笔歌慨慷。帝无壮士遣属和。远忆卢老诗颠狂。
  开缄忽睹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
  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家请官供不报答。无异雀鼠偷太仓。
  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原选者评。字向纸上皆轩昂。正是此篇评语。高咏数番。令人增长意气。
  。渔隐业话。曰。东坡云。欧阳文忠言。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谓唐无文章。唯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而已。平生欲效此作一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
  。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退之寻常诗自谓不逮李杜。至於。昔寻李愿向盘谷。一篇。独不减子美。
  病中赠张十八
  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逄逄。籍也处闾里。抱能未施邦。
  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谈舌久不掉。非君亮谁双。
  扶几导之言。曲节初摐摐。半涂喜开凿。派别失大江。吾欲盈其气。不令见麾幢。
  牛羊满田野。解束空杠。倾樽与斟酌。四壁堆甖缸。玄帷隔雪风。照炉钉明钅工。
  夜阑纵捭阖。哆口疏眉厖。势侔高阳翁。坐约齐横降。连日挟所有。形躯顿羃肛。
  将归乃徐谓。子言得无哤。回军与角逐。斫树收穷庞。雌声吐款要。酒壶缀羊腔。
  君乃昆仑渠。籍乃岭头泷。譬如蚁垤微。讵可陵崆羄。幸愿终赐之。斩拔木卉与椿。
  从此识归处。东流水淙淙。
  原选者评。此篇当就用韵处玩其苦心巧思。大略以军事进退为比。皆就韵之所近。而词义乃各得其侪。如前有高阳一喻。而后之穷庞乃以类从。不为强押。凡解旆回军。约降吐款。前后俱一线穿成。於此见长篇险韵。定须惨淡经营。不可恃才卤莽也。按。顾嗣立谓。诸家旧注不无舛错。如。病中赠张十八。云。龙文百斛鼎。孙汝听不知出自班孟坚。宝鼎诗。而漫引。史记。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之鼎。此其讹谬更甚。嗣立但见。史记。秦本纪。有王与孟说举鼎事。而无龙文字面。遂疑其讹谬而改注之。不知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自在。赵世家。中。诗本用此。孙注或欠详晰。而於义未为失也。若不引举鼎而泛引宝鼎。於下句力扛何涉。旧注固时有舛错。此则改注。反成讠为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