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于康熙丁巳,年八十。
  ——见原书卷四十七(遗逸)页二上。
  陈南箕(附弟觏)
  陈先生名南箕,字狂农;江西安福人。举崇祯丙子副榜。
  甲申之变,欲以身殉国,不果;遂弃妻子入欧公山。山界江、楚间,悬崖峭壁,人迹所不到。先生与弟觏,偕隐其中二十余年,几与人世隔。性奇癖厌俗,尝不语;有所欲,则弟视其顾盻指画,辄喻意。间有来访者,与之言不应,拱揖而已;或贻以书,不发视,即焚之。偶有题咏,亦未尝存稿。衣垢敝,不澣濯。糜粥不充,恬如也。
  觏字二止,丙子举人。偕兄隐,兄殁恸甚,仍独处万山中;手一编不辍,人罕见其面。邑令张召南心慕之,凌晨徒步往访,以一役自随;入门,阒无人。问奚僮,以深入穷岩对。召南喟然曰:『固知尔主不我见也;但得一登堂足矣』!
  先生弱冠时,即与弟同营墓域为左右穴,中通以棂;冀死后得时相见。暇则携书挈壶,读且饮于穴中。其旷达如此。
  ——见原书卷四十七(遗逸)页二下。
  邓大临
  先生名大临,字起西,一号丹邱;常熟人。曾祖黻,明嘉靖中举于乡。以母老,不上春官。及母服除,仍不上;曰:『吾向以母在不往,今往是利母之殁也』。时称为真孝廉。
  先生幼孤。稍长,能力学,受业江阴黄介子毓祺之门。顺治乙酉,江阴城坚守不下;介子与其门人起兵竹塘应之,先生募兵崇明。事败,介子亡命淮南,以官印印所往来书为人告变,捕入金陵狱,先生职纳橐饘。狱急,介子以其所着「小游仙诗」、「圜中草」授先生,坐化而逝。当事戮其尸,先生号泣守丧;赎其首,并棺殓送归。当时称介子之门,有徐趋、邓大临;趋,则抗节而死者也。先生自师死后,遍走江湖,欲得奇才剑客而友之;卒无所遇。
  岁辛丑,余姚黄太冲先生读书双瀑院,先生忽造访。双瀑在万山中,人迹殆绝;太冲问『子何以知之』?笑不答。问其所自,甬东。视其行■〈巾帣〉,作道士装;曰:『吾已窜身为黄冠矣』。唱和旬日,与偕至武林,先生上玉皇山去。甲辰,太冲至虞山,先生以精舍馆之;道侣数人,曰张雪崖、顾石宾,皆遗民也。随访熊先生鱼山于乌目、李先生肤公于赤岸,皆先生导之。比太冲返棹,先生送至城西杨忠烈祠下,挥涕别。后遂独游名山,卒侘傺而死。论者谓桑海之交,逃于禅者多矣,黄冠中绝少。先生在元门,苦身持力,心耿耿者未尝一日下;可谓无愧师门矣。昆山顾景范尝为作传、太冲志其墓而铭之,以比西汉杨匡云。
  ——见原书卷四十八(遗逸)页一上。
  张若化(附弟若仲)
  张先生若化字雨玉,号苍峦;福建漳浦之丹山人。弱冠,师事黄忠端公,得闻「明诚」之学。崇祯丙子,举于乡;两上公车不第。而弟若仲以庚辰捷南宫,因留京师。时忠端公以言事下北寺狱,先生微服杂厮役中,时时进狱问起居,左右之。
  燕都陷,唐王入闽,征拜御史;数月乞归。事父母,以志养。食贫茹苦,尝捣柏叶代园蔬;诸孙尝之,喀喀不下咽,先生茹而甘之。山居四十年,足不及城市,未尝以姓名通有司。励志独行,不标讲学名。疾恶守义,檩不可犯;虽骨肉至亲,不少假。而恻隐所周,悉力于人者不少靳。时值兵荒,盗贼蜂起;群相戒曰:『慎勿犯张公庐』!终其身,盗不入境;乡人多依以避难。丹山在群山中,巉岩阻绝,日夕云雾往来;茅茨数椽,上漏下湿,豺虎交横。时曳杖登陟,徜徉泉石间,啸歌自得。年六十六,正襟危坐,无疾而终。
  子士楷,能继父志,隐居不仕;潜心性命之学,称儒宗焉。
  若仲字声玉,号次峦。其学以不欺为本。一嚬笑不苟作,止语默持以敬,若性成焉。崇祯丙子,与兄苍峦同举于乡。庚辰成进士,例选州牧;性廉静,不愿任烦剧,改授益府长史。居官清俭简实,益藩敬礼之。以母病,乞休归。母殁,庐墓三年。
  鼎革后,山居五十年,清修独善。艺圃一区,果蔬、薯蓣度给宾祭,余悉种梅竹;栽莳灌溉,身自为之。时蓑笠牵犊,饭陇亩,与野夫杂处。晚岁益务为敦笃,饮人以和;遇乡里有争讼,劝之以诚:久而化焉。邑滨海,有蝗起,群飞蔽天;触禾稼草木叶,噉立尽。民多聚泣,或泥首禳之。独先生所居,数里外无蝗患,里赖以安;时康熙二十九年也。丁卯秋夜,风雨大作,居屋尽拔;先生独寝地上。黎明,人视之,毛发为竦。年八十四岁,以寿终。乡人称其兄弟为丹山二先生,同祀乡贤祠。
  ——见原书卷四十八(遗逸)页一上。
  夏道一(附李孔昭、张翼星、杜越)
  夏先生道一,字元真;直隶大名人。明崇祯中举人。性高洁,两上春官不第,辄隐居自放。
  甲申后,绝意仕进;率子躬耕,削迹不入城市。食不给,每操斤斧作纺车自鬻、或携妇绩线易薪米。市人利其精细,争购之;口不言值,得钱入怀袖,辄短衣行歌,旁若无人。家居自为诗文,写赫蹄寸许;有窥之者,即投之水火。诸子皆不令读书,鞭牛负薪而已。
  同时畿辅间以高逸著者,曰李潜夫(孔昭)、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