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云一百计解之。一日怒甚,云一跪膝前,作小儿嬉戏状,持母手挞其面;母笑而罢自是不复怒。时云一年五十矣。
  师事昌乐周先生士宏;士宏有高致,常与云一至莒,乐其山水,家焉。死,即葬于莒;云一筑室其侧。家极贫,七十外,犹躬耕。年饥,率二日一食,貌转腴;莒人恐其饿死,闻于官而遗之粟。居常肃衣冠,谨言语;竟日危坐无颓容。人或非毁之至面诮,夷然不为动。昌乐阎怀庭问云一喜读何书?曰:『「论语」二十篇,终身味之不尽也』。自言年四十,始能不以贫富撄其心;五十,始能不以死生动其心云。
  镜野姓法氏,名坤宏。曾祖若直,康熙己未举鸿博,官布政使。
  先生性恬静,不谐俗;遂自号迂斋。少读先儒书,未厌也。既得「传习录」,大喜;以为如己意所出。故其学以阳明为宗,以不自欺为本。阎怀庭常辨之,镜野曰:『此无事口谈也;譬之饮食,得其甘者果其腹、饫其精者泽其体,徒谍谍然为他人辨是非,所谓舍灵龟、观朵颐也』。乾隆六年举人,观大理评事。卒,年八十有七。着「春秋取义测」及「纲目要略」。
  同时,齐、鲁间学者又有潍县刘君以贵、德州梁君鸿翥、安邱张君贞、益都李君文藻、寿光王君允中,彬彬乎称盛焉。
  ——见原书卷二十九(名儒)页一下。
  汪佑
  汪先生佑,字启我,号星溪;安徽休宁人。十岁,读「四子书」至「孔子作「春秋」、孟子闲圣道」章,夜屡梦天日晦冥,举手扪之。觉而询诸师,师曰:『此皆圣道之榛莽,杨、墨之流祸;汝今所读,正人心、息邪说,孟子良谓此也』。稍长,慕刘因氏所评周、程、张、邵、朱、吕之说,谓『幸生朱子之乡』!遂愿私淑以终身焉。笃好「小学近思录」;遵朱子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法。
  明崇祯末,寇事棘,先生忧之;着「平寇十六策」,思效伊川诣阙上书故事,以时不可为,不果上。遂隐居事亲,学日进。友人杨景陶邀赴还古书院会讲,先生见所讲多杂陆、王之说,乃与同人发明程、朱正学。会汪君觉斯倡复天泉书院讲会,先生见汪君所学甚正,遂授以陈清澜「学蔀通辨」,互相考究。尝曰:『有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情之动。知善知恶为良知,为善去恶为良能;扩而充之,尽其才穷理尽性至于命,斯为大中至正、斯为至诚旡妄。乃阳明宗旨反以无善无恶为心之体,何耶?顾端文有言:「释氏「三藏」十三部五千四百八十卷,一言以蔽之,曰无善无恶」;其害可胜言哉!紫阳书院,正吾党讲学明道坛坫之地』。乃与汪正叔、江卫道、汪月岩、胡匏更、吴敬庵、汪石樵、吴慎先、汪括斋、朱济臣、陈书四、谢兼善诸君振兴紫阳大会,订六邑同人岁以朱子生日行释菜礼。学三日讲一,遵白鹿洞遗规;严斥歧趋,循正规。此外,若休城四孟会、白岳圣诞会、各邑塾月讲会,皆不惮远涉,应期必赴。盖先生自遯世以后,视富贵如浮云、避势利如蛇蝎,格格不谐于俗者四十年;而一时同人皆知崇尚正学,则为功多矣。所着有「诗传阐要」、「易传阐要」、「礼记问答」、「礼记订讹」、「大乐嘉成」、「四书阐要」、「四书讲录」、「五子近思录」、「四子近思翼」、「明儒崇正录」、「明儒通考」、「明儒性理汇编」、「史笔记」、「星溪文集」、「日记」、「家训」诸书。而尤邃者「明儒通考」一书,读择精而语详;高汇旃先生千里借钞,以为得见此书,虽暝目而无憾云。
  子监,安贫读书,能嗣其家学。
  ——见原书卷二十九(名儒)页四上。
  万斯大(附子经、犹子言)
  万先生斯太,字充宗;浙江鄞人。始祖斌,明初从龙得功。斌子钟,世袭指挥。又四传至淮安总兵表,以儒将私淑新建之学;世称鹿园先生。又二世至福建总兵邦孚;生户部主事泰,先生父也。户部八子,皆受业梨洲先生之门,称高座弟子。长子斯年(澹庵),自少为钱忠介所深契。避乱,必载书行;昼则偕老农杂作,夜拥书集子弟讲习,成就者多。第五子斯选,字公择;躬行实践,为同堂领袖。尝言:『宋儒自游、杨后,虽朱、陆大贤不免夹染二氏;至明儒尤甚』。其于诸儒书,弹驳疵纇至数千万言;梨洲以为吴康斋之流。所着曰「白云集」。第七子斯备,字允诚;李杲堂征君邺嗣女夫也。与征君唱和二十年,相依如左右手。着有「深省堂集」。第八子斯同,自有传。
  先生,其第六子。生逢丧乱,不事科举业,湛思诸经。以为非尽通诸经,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亦无由悟传注之失。于是融会考证,奉正朔以批闰位,百注遂无坚城;举诸家聚讼条分而缕析之,划如也。尤精「春秋」、「三礼」;排纂说礼之言,较卫正叔为尤博。正叔无所折衷,先生则批却导窾,言之了了;为书三百卷。其别出者,曰「学礼二疑」二卷、「周官辨非」二卷、『仪礼商」二卷、「礼记偶笺」二卷:梨洲皆序而行之。又辑「春秋」二百四十卷,毁于火。晚年复辑,绝笔于昭公;临终曰:『吾魂魄犹彷佛与刘原父诸人论季武子立后一事。其覃精如此。浙东经术,自深宁、东发两先生后,明初黄南山、杨镜川能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