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其学本出于仲父去非,得南轩之传。已而学于蔡行之,于百氏无不通,尤熟于典故。又学于叶水心。又尝学于刘后溪、赵昌甫。或以为晦翁弟子者,非也。赵忠定公去国,天为雨血,京师人以盆盎贮之殷然。先生为太学生,帅其侪叩丽正门。侂冑欲斩其为首者,宁宗不可,但使听读而已。是时为首者六人,而先生受祸尤酷。初大理令听读于衢州,已次半道,侂冑矫旨再入大理,先生自分必死,果百辈拷掠欲毙之,然卒不死。复听读于信州,从章泉游。已而押归本贯,寻有诏听自便,侂冑终忌之,先生避之入蜀,从后溪游。盖自上书后,转徙者十七年,授徒自给。侂冑诛,有诏录,免解策进士,为国录。先生性介,以女妻富阳令之子,亲迎之夕,有持诸生刺以入者,先生曰:「暮矣!来朝于崇化堂当相见。」诸生曰:「我来为国录事,非私也。有书在此。」书入,则述令为史氏私人,恐先生官职骎骎天下,以为出于姻亚之力。先生愕然,则已奏乐行酒,亟告女以其故。女素娴礼教,遽称疾,请展日行礼,令子登车惘然。已而先生以女废疾请停昏,令诉于台,罢先生所居官,于是终弥远之世二十三年,浮沈下吏。复入为国博,不十年至侍从。端平开边,力争之,于是丐去。论者谓「先生一不合于侂冑,再不合于弥远,三不合于清之,虽官至九列,萧然孤榻,不营一椽」。有负郭田五十亩,捐以与兄。其卒也,谥忠文。(修。)

  ◆李氏门人

  知州高先生崇(别见《鹤山学案》。)

  ◆刘氏门人(胡、刘四传。)

  教授黄先生复

  黄复,官高邮教授。尝请学于漫塘,漫塘答其书曰:「今人患在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口诵尧、舜,行如市人,得丧分于目前而惑,取舍定于俄顷而乱,甚至夺攘而不忌,相倾相诈而不知耻,则虽日从先生长者游,不过如先朝邢恕辈,是亦小人而已。执事有志斯道,而例及于衰孱,归而求之,有余师,仆方将观焉。」(补。)

  ◆王氏门人

  文洁黄于越先生震(别为《东发学案》。)
卷七十二 二江诸儒学案(全氏补本)
  二江诸儒学案 (全祖望补本)

  二江诸儒学案表

  宇文绍节      程公说

  程公硕

  程公许

  陈概

  (附兄栗)

  杨知章      (子)子谟

  李修己      (子)义山    澎汯

  张仕佺   

  范仲黼       苏在镕

  张钧

  师遇

  范子长       高载

  范子该       魏了翁(别为《鹤山学案》。)

  (范氏所传。)

  范大冶

  (范氏续传。)

  宋德之       高崇(别见《鹤山学案》。)

  (并南轩门人。)

  (五峰、刘氏、王氏、紫岩再传。)

  (龟山、和靖、谯氏、武夷、得全三传。)

  (二程、元城、子文四传。)

  虞刚简      (从子)(别见《鹤山学案》。)

  (曾孙)汲(别见《草庐学案》。)

  程遇孙

  (附兄壬孙。)

  薛绂

  邓谏从

  张方

  (并南轩私淑。)

  黄裳        杨泰之

  (平甫讲友。)   (父虞仲。)

  二江诸儒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宣公居长沙之二水,而蜀中反疏。然自宇文挺臣、范文叔、陈平甫传之入蜀,二江之讲舍不下长沙。黄兼山、杨浩斋、程沧洲砥柱岷、峨,蜀学之盛,终出于宣公之绪。述《二江诸儒学案》。(梓材案:蜀中之为张学者,谢山尽入是卷,其有本非蜀人,而相与讲学蜀中者,亦附焉。)

  ◆南轩门人(胡、刘再传。)

  忠惠宇文顾斋先生绍节

  宇文绍节,字挺臣,成都人。祖虚中,签书枢密院事。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先生以族子为之后,补官仕州县。既第进士,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时韩侂冑方议用兵,先生至郡,议修筑古城,创造砦栅,专为固圉计。淮西运判邓友龙谮于侂冑,谓先生但为城守,徒耗财力,无益于事。侂冑以书让之,先生复书谓:「公有复雠之志,而无复雠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侂冑得书不乐,乃以李爽代之。召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以宝文阁待制知镇江府。吴曦据蜀,趣先生赴阙,任以西讨之事。先生至,谓大臣曰:「今进攻,则瞿唐一关,彼必固守;若驻军荆南,徒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