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豆(种出荷兰。可充蔬品。熬食,其色新绿,其味香嫩)、御豆(一名观音豆。熬食蒸豚,味尤松甘)、扁豆(一名蛾眉豆,俗名肉豆,又曰乳豆。有紫、白二色)、虎爪豆(蔓生。一茎四、五荚,状如虎爪,故名)、刀豆(荚长而扁似刀,故名)、加雪豆、乌鬼豆(荚长,色深紫。粒有半月痕,亦名半月豆)。

  附录

  「使槎录」:三县皆称沃壤,水土皆殊:台湾县俱种晚稻;诸罗地广及凤山淡水等社,近水陂田,可种早稻。然必晚稻丰稔,始称大有之年;千仓万箱,不但本郡足食,并可资赡内地。居民止知逐利,肩贩舟载,不尽不休;所以户鲜盖藏。

  「台湾志略」:台、诸两邑,皆种黏谷;凤邑黏谷、埔谷并种,彰化北路止种三杯。谷种早晚,性各不同;早者六月可收,晚者九月始获。南路下淡水间有三冬种,四月即收者,名为双冬;又为他邑所无也(按县治近城上里庄等处,早种不多。自淡水溪以下,各客庄早稻所收,几不歉晚收矣)。

  「诸罗县志」:占稻俗名占仔。「湘山野录」:『宋真宗以福建地多高仰,闻占城稻耐旱,遣使求其种,使莳之』。按「宋会要」:『大中祥符五年,遗使取福建占城谷,分给江、淮、两浙』。则种入中国,似更前。有赤、白两色,白者皮薄易舂。六、七月始种,十月收。稻之极美者。

  「赤嵌集」:土壤肥沃,不粪种;粪则穗重而仆。种植后听其自生,不事耘锄,惟享坐获;每亩数倍内地。近年下淡水以南悉为潮州客庄,治埤蓄泄,灌溉耕耨,颇尽力作(按昔数称土壤肥沃,不粪而获;此就开辟之初言之。迩来地方疏瘠,生齿日增;务农力作,不让中土。惟港东、西二里土较饶沃,差觉力少获多耳)。

  「赤嵌笔谈」:麦有大麦、小麦,而小麦最佳。南方麦花多开于夜,台则如北地;然食多亦不觉热(南路地热,二麦不宜)。黍米夜间开花,居民多不食。荞麦,种植亦少;婴儿有疾,每用面少许,滚汤冲服立瘥,谓能解饥袪热。间有为饭者。

  「台湾志略」:荷兰豆如豌豆然,角粒脆嫩,清香可餐。其余如黄黑豆、小米、芝麻、绿豆、赤豆之属,悉同内地;而收获较早。

  「台湾采风图」:裙带豆、红公豆,原只一种。荚长尺余,可充蔬菜;福州名为豆结。

  凡蔬之属

  芥菜(「本草」曰:芥,似菘而有毛。有青芥、紫芥、白芥数种)、姜(种山埒少水处,能盛长。春种夏熟)、葱(「尔雅」谓之青葱。有香葱、麦葱、风葱三种。风葱可疗风疾)、韭、薤(「本草」谓之菜脂。古礼脂用葱、膏用薤)、蒜(有大、小二种。六、七月种小蒜,八月可种大蒜)、芹菜(「尔雅」谓之楚葵;一名水英。可作菹,熟食味微香)、白菜(一名菘。「通志」曰:本出北地,今海外亦多。茎阔而白者为佳)、苋菜(有赤、白二种)、莙荙(俗呼厚荙。叶厚而柔,晒之难干;盖感阴气之多者)、颇菱(种出西域颇菱国,颇讹为波。俗呼红根菜,方士隐名为波斯草)、茼莴(叶似艾,花如小菊。性冷味香,多食令人气满)、瓮菜(种来自东彝古伦国,以瓮盛之;译不能通,但名瓮菜。能解野葛毒)、蒝荽(「本草」所谓葫荽是也)、芥蓝菜(冬种)、番芥蓝(叶色蓝,其纹红,根亦红。种久蕃茂,团结成顶,层层包裹,彩色照耀。一名番牡丹。种出咬■〈口留〉吧,其国以为上品菜。谚云:一丛抵一茇,言其罕也。番银钱小者谓之茇。台亦罕见;间有植之盆中,以供清玩)、蕃薯(皮有红、白二色。结实在根,瘠土沙砾之地皆可种)、芋(长曰土芝、团曰蹲鸱。台产甚多)、山药薯、田薯(有紫、白二种。蔓生。根伏土中,一藤可七、八魁;间有一藤一魁者。长五、六尺,如短柱;重十余斤)、六月菜(「旧志」:俗呼辣菜)、油芥菜(「通志」曰:叶如白菜,青色,根微紫;子可为油)、茄(有紫、白二种。又有丁香茄、金瓜茄等类)、丝瓜(亦名菜瓜。俗呼鼠瓜,又呼天罗布。老则其中有丝成布,去皮取丝,可擦锅。嫩者性寒,可理热)、金瓜(一名南瓜。有大、小二种。圆而有瓣)、王瓜(有青、白二色。酱豉糖醋皆宜。「月令」:四月王瓜生。即此。县地熟较早。俗名莦瓜,亦名菜瓜;台又名涵瓜:盖一物而异其名也)、莿瓜(似王瓜而略小。皮有微莿,故名)、苦瓜(一名锦荔枝。又呼防羊,言不可与羊同食也。皮皱,味苦)、冬瓜(性寒,经霜而上白衣,故名。台地四时皆有。陶隐居曰:利解毒、消渴)、匏(「埤雅」曰:短颈、大腹曰匏,有花、青、白三种。又有芋匏、苦匏、葫芦匏、枕头匏。老则皮坚,土人镂作器)、笋(竹萌也。种类甚多:生自莿竹者,味稍苦;有绿竹笋、麻竹笋、筀竹笋、葭白笋,俱佳)、紫菜(生海石上)、海粉(青、白二色,状如粉条。生海中),萝卜菜(秋、冬、春三时皆有)、蕨(捣其根为粉)、菰(俗名肉丝菰。湿地生,味甘)、倭菜(一名生菜。可生食)、浮藤菜(俗名蟳菜)、鹿角菜(生海中)。

  附录

  「香祖笔记」: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