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洞西有三穴,名石燕洞。旧传,一道士行一日余,出洞口,乃宁化境。洞东有巨石如龟,名灵龟洞。
  金乌石 在县东龙津桥畔,与玉兔石相对,今没于水。
  玉兔石 在县西凤翔桥下,形圆色白,春夏或变青红。明成化间忽坠,见底大有光莹。
  狮子石 在县西灵庵门首,卧伏如狮。
  廪石 在县仓盈里。
  黄石 在县东南十五里。色黄尖大,为邑水口,水涨石没,则舟难行。
  正溪 发源宁化,潆回五十里至县境。澄清如练,合众流渡九龙,会延建诸水至福州,入于海。
  半溪 在县东北五里。源自高地至白石桥,溪西有白石成堆,远望如雪未消。
  三港溪 在县西南五里。连有三小港,皆自宁化会合正溪。
  郑家坑溪 在县北。各山坑水合流至古基头及南岐入正溪。
  芹溪 在梦溪里。源自归上,至芹口入正溪。
  严坊溪 在县治南,流至横口入正溪。
  清溪 在县北。源自宁化,出高地清口合正溪。
  罗口溪 在县西北罗村里。发源连城,过北团至罗口合正溪。
  李坊溪 在县西四保里。发源长汀界,至白石溪入罗口合正溪。
  梦溪 在县南。梦溪百里,源出本里山涧,流至九龙滩口合正溪。
  杨梅溪 在县东南。上有七里滩,曲折多乱石。
  门溪 在县东南铁石矶前清镜里许,舟行如入剡溪。水中有石如门,故名。
  七里滩 在县东南七里。溪多乱石,曲折浅急。
  旗角滩 在县东南八里。
  牛角滩 在县西南十里。
  长空滩 在县东十五里。怪石纵横,中有大黄石怒卷波涛,险次九龙。
  九龙滩 在县东南一百里。上六龙最险,属本县;下三龙稍平,属延平永安县。上、下共二十余里,舟子欲下者,辄雇土著篙师拦头,仍编竹箬箱裹船头,以蔽怒浪。矶头有山径,行人至此,多遵径行,至滩尽再登舟。旧传,宋、元时,舟楫不通,元末,陈有定始凿,以运汀粮。按张籍送元汀州诗有“全家远过九龙滩”之句,则唐时已行舟矣。又有十八滩,明成化间,县令凌寀募工凿去恶石,滩势少杀。岸上有九龙王庙,一名安济庙。宋蔡襄守泉州时,有布衣投谒,自称宁化九龙道士,顷忽不见,刺上有诗一首。明年,襄过谒庙,亦答以诗。宋时,清流尚属宁化,故谓宁化九龙。邑人赖世隆有九龙行。
  黄柏洋 在县东五十里。宋文天祥行兵至此,遇大风雨,入农家以避,题有联句。
  渔沧潭 在县龙津桥南。其上有亭,三潭相连,深不可测。
  杨梅潭 在县东南七里滩下。
  长空潭 在长空滩下。
  门潭 在铁石矶巡司前,长一里许。
  秋口潭 在梦溪里。
  县前井 在县东首。成化庚子,知县凌寀浚。
  圣堂井 在县南祐圣祠左岩下。泉四时不竭,后人累石为二井。知县吴中结亭复之,改名寒泉。
  仓前井 在县南米仓岭下。深三丈,色清而冽。
  东岳庙井 在县东南。
  圣水庵泉 在县北屏山下。水出洞中,味甲寒泉。
  角树泉 在县晏公庙下。
  温泉 一在池溪,一在嵩口,一在邱源。源皆出山下,汤可熟物。
  东峰泉 在渔沧坑,泉流飞瀑。有伍姓者,凿岩为池,接竹引之,度龙津桥,以便人汲。
归 化 县
  楼台鼓角山 在县南归上里,邑主山也。数峰连属,中一峰耸突似楼台,其余诸峰圆者似鼓,峭者似角。
  印诰山 在县后。高耸平正,形如印诰。
  蛾眉山 在县治前。群峰联络,中有一峰,宛若蛾眉。
  飞凤山 在县东北归上五里。下临平田,望若凤飞。
  小三台山 一名君子峰。在县学前。三峰秀丽,联属如台星然。
  象山 即南山。县东二里,状如巨象。
  屏风山 在东坑,山形若屏风。
  银瓶浪盏山 在县南归上里。峰峦联属,中二峰圆尖形如银瓶,余三峰圆小似盏。
  龟山 在县东五里晏坊,又一在石珩村溪旁,如龟,下有甘潭。
  响石山 在县西寺坑里。其山皆石,人语则响。
  鹤迁山 在县东翰溪里,昔有鹤飞聚。
  灵台山 省志、县志俱作“云台山”,在石珩里,高峻直耸云霄。
  龙西山 在县北柳杨里。奇峭千丈,中有圣水岩。
  紫云台山 在县东归下里。高冠诸山,顶上有田塘水碓,居民三百余户,又有均山,三峰联络,虽盛夏可衣絮。日出,岚雾空蒙,望之如紫云。
  文笔山 顶有棋盘石,旧传,晏北海看奕遇仙处。
  五顶嶂山 在县西二十里。高峰插云,旁有五雷石,下为响石。
  莲花山 在县东三十里。层峦叠翠,形如莲瓣。
  覆船岗 县志作“覆盘冈”。在县东晏坊,状如覆船。
  天上岗 在县东三十里。顶高峻,人行其上如在半空,夕岚晓雾,咫尺莫辨。
  考岭 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