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上下六十里,深不可测。昔有僧结庵于上,尝见白龙卧湖面。乡人遇旱以败铁投湖,辄作暴雨怒涛,涌出其铁而后已。
  石湖 一名拓湖,近蛟湖,水四时不涸,溉田甚多。
  羊鸦湖 在县北拓湖侧。旧传鸦噪于木,羊跪于地,忽成此湖。
  雷鸣磜 在县南五里,声如雷轰。
  潭飞磜 在县南乡。重岗复岭,其中宽坦,山环水合,草茂林深,易于啸聚。宋绍定间,有寇作乱于此,后陈、刘纯讨平之,因置南平寨。
  龙潭磜 在县北泉下里。旧传:有龟浮水面溪水即涨。岁旱,乡人取其水祷雨多应。
  乌路峡 在县南十五里。两岸壁立,水势潆回,深不可测。
  七孤龙 在县南新村乌路峡下十五里。石峻路险,怒涛奔湍,反折七曲,舟师惮之。
  蓝布池 在县北二十里,旧名永丰。
  放生池 在县南。
  洁溪泉 在县北四里,清澈甘冽,一名滴龙泉。
  甘泉 在县南鹫峰院前,味甘而冽。
  万斛泉 在县北五十里。石洞中喷出流为小涧,溉田数十亩。
  温泉 俗名热水,上有朝光岩。
  光严井 在县治后严寺前。
  周家井 在县东百步。
  太平井 在县东太平巷口。三井水极清冽,虽旱不竭。
  古井 在县西五里,清澈甘冽,病者饮之多愈。
  龙家井 在县南五里。
  大成井 在儒学戟门东。
清 流 县
  龙山 在县南坊郭里。自长汀平原山分脉,群峰高耸,起伏如龙。
  南极山 在县南五里。
  屏山 在县北坊郭里。屹然屏立,环拥县治。元陈有定屯兵于此,名北寨,又名纱帽山,上有七星石。宋邑令刘叙建亭其上,曰清高,今废。
  东华山 在县东三里许。千仞峭壁,前有斗台,高耸入云。邑胜景也。
  国母 在县东北三里。宋杨太后过此,故名。
  马家山 在县左。昔姓马者居其下。山顶有万寿亭。
  西灵山 县右山也,临溪,岩洞玲珑,古木苍翠。
  塔山 在县东南,即龙山之枝。旧建塔于岭,故名。
  拜相山 在县西南四里。与南极龙山相对,状若人拜。又名拜龙山。
  铜锣山 在县四里龙山左腋。上有诸葛行祠。其顶平圆如铜锣。
  方山 在大溪西五里,形如诰轴。
  笔山 在县东七里。层峦环绕二十里,中耸三峰,高入云际。
  莲叶山 在县东仓盈里。山耸拔如莲叶,又名斗笠。
  莲花山 在仓盈里。中有池,夏则莲花盛开。
  象形山 在县北永德里。山形如象。
  香炉山 案棹山 俱县东仓盈里。
  贵人山 在县南梦溪里。
  铁石山 在县东南九十里。山石坚黑如铁,山旧产铁,因名。有矶、有洞皆名铁石。洞口有庙,曰安济,曰九龙。
  五雷丰山 虎头山 俱县东南梦溪里。
  鱼沧隔山 在县西南罗村。其峰峭绝。
  枫隔山 在县西南四保里,多枫木,秋来如丹。
  龟山 鸡笼山 俱县北永得里。
  丰山 在县南罗村百二十里。山极峭,常有云覆,秋霁方露全体。宋淳熙间,有刘道士诛棘扪萝而上,六日乃至其顶,平坦如砥,可坐数千人,有田地、棋局、丹灶,础石散乱地上,如故居废址,疑为神仙窟宅。
  马迹山 在县北四十里。陈有定屯兵处,墙垣营址咸在。
  石龙山 在县北二十里。四周石砌如城,元陈有定屯兵处。
  盈山 即老人山,在北团里。峰巘峭峻,林木葱青,亦胜境也。
  高风岭 在县东八里,岭险峻。明宣德间,知县李庠创亭其上,改名高善。
  百步岭 在县南十五里。
  长空岭 在县东坊郭里。
  玉华岭 在县北永得里。
  浮竹岭 在县北永得里。
  高阳岭 在县北仓盈里。
  高地岭 在县北永得里。高峻百仞,故名。
  灵龟岩 在县东北永得里,岩洞清幽。旧传岩下忽出大龟,僧创庵祀之。
  七峰岩 在永得里。峭起如翠螺。
  白云岩 在梦溪里,形如屋。明漳州江姓者修炼于此,趺化,乡人即其躯像祀。
  马儿岩 在梦溪里。以形名,一名马子,俗传有马生驹化为石。
  清溪岩 在县北。中有一水清莹不竭。
  蒋公岩 在县北五里。丛石崖峨,外险中宽。宋绍兴初,有蒋道士居此。
  狮子岩 在县西北。
  涌岩 在县东北坊郭里。飞泉怪石,茂林修竹,为一方胜境。唐武德三年,僧云谷来曹溪游,隐居此山。初无水,有圣僧定光至,飞锡凌空,七日复还,合竹引之,始有泉涌。是夜,风雷大作,雨水滂沱,山僧惊避,迟明视之,庵推出于谷口,其下飞瀑数丈如珠帘,至今莫寻其源。
  玉华洞 在玉华岭上,亦名小玉华。奇峰矗立,洞石嵌空玲珑,可容数百人,有石窗、石龛、石观音、莲花、狮子之类,宋乾道间始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