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廨署

  仓廒(社仓附)

  庄社

  竹堑堡庄

  竹南堡庄

  竹北堡庄

  竹堑堡社

  竹南堡社

  街市

  竹堑堡街

  竹南堡街

  竹北堡街

  竹堑堡市

  竹南堡市

  竹北堡市

  铺递

  营汛

  廨署

  仓廒(社仓附)

  庄社

  街市

  铺递

  营汛

  廨署

  知县署(旧为淡水厅同知署)在县城内。头门、仪门各三间,左为土地祠(另详「竹堑堡祠庙」(下),右为监狱,两进计八间。又班馆三间、大当三间,左右科房、差馆、总勇馆各七间。又左为号房一间,右为西花厅(互详「典史署」)。左科房之后,为仓廒(另详「仓廒」),右科房之后为案牍祠(另详「竹堑堡祠庙」(下)。大堂之后有川亭,左为把衙房二间、右为茶房二间。内为宅门三间,又其内为川亭。又内为川堂,左右两廊。川堂之左为东花厅,一名小花厅,计九间;川堂之右为垂荫轩三间,又厢房三间。垂荫轩之后为树神庙(另详「竹堑堡祠庙」(下);左有楼,上下各三间,又厢房一间。川堂之后有川亭;内为三堂七间,左右厢房各二间。又左有厢房三间,厨房三间。三堂之后为书房,九间。左为风神庙,又左为观音厅、天后宫、仙爷楼(皆另详「竹堑堡祠庙」(下)。乾隆二十一年,淡水厅同知王锡缙建(「厅志」引新修「通志」云:『旧公馆在彰化县治,雍正二年,同知王汧建。乾隆七年,同知庄年重建门堂,规制悉具。二十一年,同知王锡缙改建今所』。按淡水厅原驻扎彰化,至是始由彰化移治竹堑)。二十八年,监生何长兴捐修。五十七年,同知袁秉义兴修。道光七年李慎彝、二十六年黄开基、咸丰五年丁曰健、七年马庆钊、十一年秋日觐、同治六年严金清、八年富乐贺,均详报重修。光绪四年,台北新设府治,淡水同知裁缺。新任台北府知府林达良、陈星聚先后莅任,皆暂以旧厅署为府署。至五年闰三月淡、新分治,知府陈星聚治台北,改旧厅署为新竹县署。十二年、十四年,署知县方祖荫先后详报重修,并于川堂之右添建楼屋(参「厅志」)。

  旧竹堑巡检署在县城南门内。乾隆二十一年,与厅署同建。五十五年,巡检张启进详修。道光九年,巡检易金杓重修。同治十二年倾圯,巡检借寓公所。光绪十二年,署知县方祖荫详准即其地改建考棚。

  「厅志」云:『相传在巡司埔,无案考稽」。按巡司埔在今县城南门外一里余,新设竹堑巡检时即驻此。第无案可据,姑存其说以俟考。

  典史署在县署大堂右畔。屋一进,五间。署后,左右厢房各三间;头门、仪门悉具。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典史萧启元禀请将县署西花厅(一名大花厅)之双清书屋重修改建(新辑)。

  训导署在县城内明伦堂畔。屋三进,各三间;左右厢房各二间。嘉庆二十二年,与文庙同建。同治间倾圯,训导借寓公所(参「厅志」)。

  北路右营游击署在县城东门内。头门五间,左右厢房各十间。大堂三间,二堂七间。头门外环以木栅,左右各建吹鼓亭一座。署后左右,环列十标营房。道光七年,移镇标右营游击驻此。十四年六月,游击保芝捐修(参「厅志」)。

  按「厅志」不载创建年月,意游击未移驻竹堑时,原有守备衙署或就守备署改建欤?案卷无稽,姑阙疑焉。

  城汛把总署在游击署前。屋三进,各三间;左右厢房各五间。创建年月未详(新辑)。

  演武厅一在游击署前右畔,即十标天后宫。屋两进,各三间;左右廊各一间。本学宫旧址,因未设学,借立为演武厅;凡营中操演,小队皆在此。创建年月无考;咸丰九年六月,游击凌敬先倡捐修建。一在县城北门内后布埔。屋两进,各三间;左右厢房各一间。又左厢房二间外为校场,甚宽旷。凡上宪按临阅兵,皆在此。创建年月无考(新辑)。

  按「厅志」卷五「学校」:『学宫旧址,在游击署前旷地。因未设学,借立为演武厅。经绅士禀请归还,总镇武隆阿勘丈定界,议建今所。嘉庆二十二年,同知张学溥兴造。其演武厅创建年月,「厅志」不载;以学宫兴造年月推之,当在嘉庆年间或嘉庆以前创建欤(参「厅志」)?

  火药局在县城东门内地藏庵左畔。屋一间,为营中制造火药处。创建年月无考(新辑)。

  淡水公馆在今县署左,为淡水厅之公馆。「厅志」云:乾隆二十八年,同知夏瑚建。同治九年,重修。「府志」称与监仓毘连,亦在厅署左(有记)。按今损坏(互详「坊匾」「竹堑堡匾」「二公余匾跋语」。参「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