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上都二千二百九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一百五十里。”《旧唐书·地理志》:“至京师里数与当州里数同。”当州“至京师三千一百里,至东都三千九百里。”《通典·州郡典》作去西京三千二十里,去东京四千二十里。
(11)《旧唐书·地理志》静州领县数与本卷同。《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二县外又有清道县。《元和志》二县县等为中下;《新志》为中。
(12)《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土贡与柘州同;《元和郡县图志》开元贡为麝香,犛牛酥。
(13)大保郡:《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皆作“天保郡”,“大”,为“天”之误。《元和郡县图志》不载保州。
(14)《旧唐书·地理志》:“至京师二千九百四十里,至东都三千七百九十里。”至京与本卷同,至东都相差甚远,“二千”疑为“三千”之误。
(15)《旧唐书·地理志》保州统县三,遗安居不载。《新唐书·地理志》保州统县数与本卷同,县等皆为下。
(16)《新唐书·地理志》:“土贡:麸金,麝香,犛牛尾。”
(17)《旧唐书·地理志》霸州“至京师二千六百三十二里,至东都三千二百七十一里。”
  (18)《旧唐书·地理志》霸州下仅统安信一县。《新唐书·地理志》:“县四。安信,下。牙利,中。保宁,中。归化,中。”疑本卷牙信,皈化二县名有译。
  (19)《新唐书·地理却霸州条不载土贡。
(20)《旧唐书·地理志》:“至京师二千八百三十里,至东郝三千五百六十三里。”《元和郡县图志》同。《通典》至东都近合而至西京为二千七百一十里。
  (21)《新唐书·地理志》:“广德元年没吐蕃,大和五年收夏,寻弃其地,大中三年首领以州内附。”《旧唐书·地理志》:“上元元年后,河西陇右州县皆陷吐蓍。贽普更欲图蜀川,累攻维州,不下,乃以妇人嫁维州门者,二十年中,生二子。及吐蕃攻城,二子内应,城遂陷。吐蕃得之,号无忧城。累入寇扰西川。韦皋在蜀二十年,收复不遂。至大中末,杜棕镇蜀,维州首领内附,方复隶西川。”
  (22)《旧唐书·地理志》维州领县与本卷同。《新唐书·地理志》维州领薜城、通化、归化三县,“通化,……本小封,减亨二年以生羌户于故金川县地置,后更名。”《元和郡县图志》维州统薜城、定廉、盐溪三县。
  (23)《新唐书·地理志》,维州“武德七年以白狗羌户于姜维故城置”。《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元年,白狗羌降服,乃于姜维故城置维州,……(贞观二年)移治于姜维城东。” 《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维州“本徼外羌冉马 龙 之别种也,初蜀将姜维、马忠北讨北汶山叛羌,此其地也,今名姜维城,即维所筑。……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领内降,于姜维城置维州统之。”
  (24)下直州:《新唐书·地理志》:“真州,昭德郡,下。《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地理志》并同。“直”为“慎”之误,州下脱“昭德郡”。
  (25)《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真州“东北至上都二千一百八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四十五里。”《旧唐书·地理志》:“至京师三千里,至东都三千八百五十里。”
  (26)《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真州统有真符、昭德、昭远、鸡川四县,县等俱为中下。 《新唐书·地理志》四县:“真符,中下。鸡川,中下。昭德,下。昭远,中下。”《旧唐书·地理志》真州统真符、昭德、鸡川三县。本卷维川、照德、照远应作鸡川、昭德、昭远。
  (27)《旧唐书·地理志》恭州至京师与本卷同。《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恭州“东北至上都三千三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一百五十里。”。《通典·州郡典》作去西京三千一百二十里,去东京三千九百五十里。
  (28)《新唐书·地理志》与本卷同,《元和郡县图志》县等俱为中下。
  (29)《新唐书·地理志》恭州“土贡:麝香,当归,升麻,羌活。”
  (30)《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翼州:“东北至上都二千四百二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二百七十里。”引《旧唐书·地理志》:“在京师西南二千九百三十里,至东都三千二百七十八里。”《通典·州郡典》作“去西京二千四百四十里,去东京三千二百七十里。”
  (31)《新唐书·地理志》翼州县等卫山作中下,翼水、峨和同本卷。《元和郡县图志》皆作中下。《旧唐书·地理志》翼州三县无峨和而有鸡川。
  (32)《新唐书·地理志》:“土贡:犛牛尾,麝香,白蜜。”
  (33)《新唐书·地理志》:松州“广德元年没吐蕃,其后松、当、悉、静、柘、恭、保、真、霸,乾、维、翼等州为行州,以部落首领世为刺史、司马。”十州之废,当在此时。《旧唐书·吐蕃传》下:“(大历)五年,徙置当、悉、柘、静、恭五州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