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厅学训导,驻竹堑城。
  彰化县县丞一员。乾隆二十四年新设,驻南投。
  彰化县典史一员。雍正元年设。
  猫雾拺巡检一员。雍正十年设。
  鹿仔港巡检一员,今裁。雍正十年设,嘉庆二十一年移驻大甲,隶淡防厅属。
  附载官秩例
  康熙三十年,奉旨:台湾各官,自道员以下,教职以上,俱照广西南宁等府之例,将品级相当现任官员内拣选调补。三年俸满即陞。如无品级相当堪补之员,仍归部选,着为令。
  康熙六十年议准,台湾文武大小各官,不许携眷属。
  雍正七年议准,台湾道、府、同知、通判、知县,到任一年,令该督抚于闽省内地拣选贤能之员,乘北风之时,令其到台,与旧员协办。半年之后,令旧员乘夏月南风之便,回至内地补用。政绩优著者,准其加二级;称职者,准其加一级,以示鼓厉。
  雍正八年奉准,嗣后调台各员,到任二年,该督抚另选贤能,赴台协办。半年之后,将旧员调回。
  雍正十八年覆准,台湾道员,准其照镇、协之例,三年报满。知府、同知、通判、知县准其照参将等官之例,二年报满。俟协办人员到台,半年之后,令各该员交代清楚,回至内地。该督抚照例察核,分别具题。如果实心办理,地方宁谧,俱准其以应陞之缺即用。再查道府应陞之缺,俱系特旨补用,应令该督抚给资赴部引见,候旨陞用。其同知、通判、知县,俱留于本省,遇有应陞缺出,该督抚即行具题陞补。
  雍正十二年,总督郝玉麟奏准,调台官员,年逾四十无子者,准其挈眷过台。
  乾隆七年,议准台湾知府缺出,倘所属知府内,实无合例可调之员,其任内有督催钱粮未完一分以下者,吏部于本内声明。其台湾知县缺出,仍令该督抚将应行调补之员调补。如实无可以调补之官,于应陞人员内拣选调补。
  乾隆八年,奉上谕:外省佐杂等官,朕俱已赏给养廉,各就该省公项所余,以分多寡之之数。查福建一省,每员止给银二十两,未免用度不敷,可为轸念。着从本年为始,将通省大使佐杂等一百九十八员,每员加倍赏银二十两,以资养赡。在盐道库盈余项下支给。
  又议准台湾训导三年报满,准其调回内地即升。遇应陞月分,以县丞、府经等官陞用。如该员俸次应陞学正教谕之时,吏部截定俸次,令该督抚挨次论俸陞用。
  又议准,嗣后台湾府厅县,准其照道员教职官等,一体三年期满报明。该督抚照例具题,分别陞用,免其留台协办。
  台湾调补例
  一、台湾道并台湾府知府缺出,俱由吏部请旨简用。其余台湾各缺,俱令该督抚于内地属员内,拣选贤能之员,调补陞补。无论年岁若干、有无子嗣,如有愿带眷口者,均准其携带。其不愿者,亦听其自便。同知、通判、知县,无论历俸年限、是否久任及知县本缺中简繁要,但得人地相宜,悉准调补(内地久任海疆各缺,俱不得援引比照)。其知县内有籍隶广东者,惟惠、潮、嘉三属人员,不准选调,余俱与别省通行,精择道、府、同知、通判、知县,均以到任日起,计扣五年。府经、县丞以及杂职等官,亦由内地人员调补。佐杂中有明白干练之员,虽籍隶粤省,仍准选调,均以到任日起,计扣五年。该督抚详加甄别,果系才守兼优、实心办事,道员、知府给资送部引见,候旨陞用。同知、通判、知县,俱遇有台湾应陞之缺,该督抚即行具题陞补。至佐杂等官,果能称职,出具考语,咨部注册。无论该省有无荐举,卓异人员,遇台湾应陞之缺,即行题咨陞补。
  以上台俸期满之同知、通判、知县、佐杂等官,如遇有内地应陞缺出,令该督抚先将台俸期满之员,升用一人;次将内地应陞之员陞用一人。仍照例一体分别题咨办理。其应行引见者,仍照各省题陞人员之例,一体令其送部引见;到任未届五年者,概不得以他缺题咨升陞。至该员等论俸推陞,亦应扣满五年后,再行按班陞选。其新设噶玛兰管理民番粮捕通判、头围县丞、罗东巡检兼管司狱事务缺出,该督抚即于台地现任人员酌量调补。五年俸满,亦照台俸人员期满之例,即行升用(以上新设通判、县丞、巡检、各缺例由台缺人员拣调,应毋庸计扣台俸年限,悉准调补,如调任后,仍准其接算前后俸次报满)。
  再,台湾巡检,无应升之缺,内地应陞惟主簿一缺,如到任五年以上者,咨部量予主簿陞衔;俟再满三年,始终奋勉,咨部准其照陞衔遇缺陞转。其教授等亦由内地人员调补。台湾府学训导,并台湾等四县教谕、训导缺出,先尽泉州府属之晋江、安溪、同安,漳州府属之龙溪、漳浦、平和、诏安等七学调缺教职内拣选调补。倘有不敷,或人地未宜,仍于通省教职内,一体拣选调满补。俱俟到任三年俸满,令该督抚俟该员将满三年之时,于五月以前,先行拣选调往。令俸之员,交代清楚,回至内地。凡调往之员,除庸劣不堪者,该督抚随时咨参外,其期满调回内地之日,该督抚详加甄别,果能称职,出具考语咨部,以应陞之缺即用。或一时无应陞之缺,准令该督抚咨部以原官补用。将应陞之处带于新任。如系循分供职者,将